正确地浪费时间等
2009-06-19杜比郝好贤
杜 比 郝好贤
正确地浪费时间
杜比
我每天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为4个小时,其中包括早上醒了之后躺在床上按摩日渐隆起的腹部(计半小时),去健身中心来回路程(计1小时),在健身中心游泳(计40分钟),蒸桑拿及洗澡(计半小时),脱衣服穿衣服(计20分钟),午饭后及晚饭后散步(各半小时)。
有人替我算了一笔账,说像你这样锻炼身体,能多活10年,可你每天花在锻炼身体上的时间太多了,除去8小时睡眠,一生中1/4的时间在锻炼,却只为多活10年,而且是老朽不堪的10年,这岂不是不划算吗?
这位朋友的算法,我觉得很有道理。早上醒了以后不赖在床上,午饭后的散步取消,这就省下了1个小时,这1个小时多干点儿活儿,就能多挣些钱。但他说我的睡眠为8小时,这是错的,不管工作多忙,我都要保证自己睡12个小时。
这位朋友还有一个地方是错的,那就是他认为我每天锻炼身体是为延年益寿,这不对。我每天花4个小时锻炼身体并不为多活10或15年,为什么呢?套用一句歌词,我是要“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12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一天中总有4小时无所事事,我以前用各种办法打发这4小时:读武侠小说,听流行歌曲,发呆。但最后我自认为找到了最好的办法,那就是锻炼身体。在我看来,这是“正确地浪费时间”,我并不希望这4小时能产生什么价值,如果它能让我更缝康,那挺好,但共首要的功效是帮我打发时间。
如今这年代,不产生价值的时间被认为是损耗掉的、或者说是消费掉的,浪费时间可能是最奢侈的消费。
有篇法国小说写道:“我在唱机盒里投下20法郎,点那支在戛纳听过的乐曲,平添5分钟的忧郁。”这句话真是能打动我,花钱去浪费5分钟时间,还是为增添忧郁。这真是奢侈。
还有一段顺口溜儿说法国人的生活是“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圣诞”,这更让我羡慕,觉得法国人才是浪费时间的高手。
要是纯粹用经济眼光去衡量,一个人只睡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在创造价值,这才划算。可我怀疑并嫌恶这样的生活和这样的算法,我总以为,一天中有几小时的时间能被挥霍掉,那才算比较幸福。
(摘自《经典美文》2009年第3期)
空车捎人
郝好贤
开车和朋友到距市区40公里的景区游玩儿,返回时,太阳已经下山。看一眼车后座,我说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捎两三个人回去,权当做了一件好事。
朋友撇撇嘴,说未必有人会坐。
怎么可能呢,不要他们一分钱,白坐都不坐,他傻啊?我摇下车窗,寻找等着坐客车回去的游客。心里想,不能到车站去,那儿人多,肯定会争先恐后地挤着往车上坐。
我先招呼了一个中年妇女。她快步走向车站,看起来神色焦急,恐怕误了末班车。她警惕地听我说完,居然连连摆手,逃也似的向车站走去。
又问了一个男人。听我说完,他的眼神一下子变了,骨碌碌地看看我,再看看朋友,然后,把提着的包搂在胸前,也是连连摆手,匆匆离开。
这次,我把车停在了一对情侣面前。下了车,我面带微笑,十二分诚恳地说了我的意思。女孩儿一听,欢呼雀跃起来,拉着男孩儿就往车里坐。男孩儿犹豫着,拽着女孩儿到一边儿,俯在她耳旁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些什么。随后,两人手挽手,扬长而去,看也没看一眼目瞪口呆的我。
看到这儿,朋友笑了,说:咱们还是自己走吧。天就要黑下来了,咱俩又是五大三粗的爷们儿,谁不得提防点?人家小心没错。
我就不信了,难道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落然无存?今儿个,哪怕是个乞丐,我也要拉他走!车路过车站门口,我两手合成喇叭,大声吆喝起来。果然有成效,很快来了两位老人。我都有点感激涕零了,忙不迭地挟他们上车。
刚要开车,猛地看见车前挡着几个人。我探出头,冲他们喊坐不下了。其中一个人走过来,掏出证件朝我一晃,说:我们是客运处的,怀疑你开的是非法营运的黑车,请跟我们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