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吸收线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临床应用

2009-06-19罗春艳何爱香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4期

罗春艳 何爱香

[摘要] 目的:探索可吸收线在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 058例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均采用同一种可吸收线缝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全部Ⅰ期愈合,会阴伤口平软,无需拆线。结论:可吸收线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可吸收线;皮内缘缝合;会阴伤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b)-136-01

我院2007年1月以来,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皮内缘连续缝合技术,进行会阴伤口缝合,明显地减少了传统缝合的缺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阴道分娩者1 456例,年龄20~38岁,平均25.6岁;顺产1 426例,胎吸助产12例,产钳助产18例;会阴Ⅰ度裂伤658例,Ⅱ度裂伤168例,会阴侧切232例。会阴伤口均选用华利康-南通华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0合PGLA编织紫色90 cm(35″)1/2圆体针线进行缝合。

1.2 方法

阴道内黏膜采用连续缝合法,从切口的顶端缝至处女膜缘。第一针应在裂口端以上0.5 cm处,以防漏缝退缩的小动脉断端,引起术后血肿。外阴部肌肉及皮下组织间断缝合,进针点尽量贴近皮内组织,但不能穿透皮内,全层缝合,不留死腔,防止皮下脂肪液化坏死,又达到缩小切口、减低切口张力的作用。皮内缝合进针点至会阴裂伤口或侧切口的外端皮内开始,连续褥式缝合皮内组织至阴道口,针距0.5 cm,将缝线拉紧,使皮缘对合平整,于阴道黏膜下打结,将线结埋于黏膜下。

2 结果

本组阴道分娩1 456例,其中会阴不同程度裂伤1 058例,均采用皮内缝合,全部Ⅰ期愈合。会阴伤口平软,无需拆线。Ⅰ度会阴裂伤产后48 h出院,会阴侧切产后72 h出院,缩短住院时间。出院30 d后复查,会阴部切口无硬结,皮缘对合良好、呈线条状。

3 讨论

多年来会阴伤口皮肤层以丝线间断缝合,阴道内黏膜、外阴部肌肉及皮下组织采用羊肠线缝合。由于羊肠线及丝线的严重异物反应,常致产妇感到会阴部疼痛难忍及组织水肿,数天后又有牵涉性疼痛。有些产妇因肠线刺激,在产后20~40 d常在切缘近端出现硬结、化脓、破溃并形成脓腔致产后42 d仍不能侧坐、卧,疼痛行动不便[1]。本组病例选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是一种可吸收线,因线分子量低,由90%乙交脂和10%丙交脂共聚而成。缝线通过水解反应使共聚物降解为乙醇和乳酸,继而在体内吸收代谢。本组结果显示,此缝线术后对组织无刺激性和炎性反应,切口愈合快。无一例发生传统肠线加丝线缝合出现的会阴硬结、化脓、破溃等现象[2-4]。

会阴伤口由于短、浅、张力小,比较适合皮内缘缝合。由于皮内缘缝合对合严密、间隙小、可完全由上皮组织修复,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少,故皮肤的愈合瘢痕小、伤口美观。

总之,可吸收性的外科缝线,应用于会阴伤口缝合,省时,可减少疼痛,有利于产妇休息及母乳喂养的实施,切口愈合好、美观,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效果满意[5-6]。皮内缝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需拆线。此种可吸收性的外科缝线及缝合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富晓敏,武文慧.合成线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临床应用观察[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3(19):12.

[2]李爱丽,齐会新.合成线会阴伤口皮内缝合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6):77.

[3]朱明艳.会阴侧切三种缝合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5):71.

[4]邹果芳.合成线缝合会阴伤口的临床应用观察[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1):52-53.

[5]安艳萍.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159.

[6]尹文娟.合成线会阴伤口内缘缝合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7(21):440.

(收稿日期:200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