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如何让学生爱得起来

2009-06-19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标政治

张 玲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过分注重理论的传承,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忽略时代变迁,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因此,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标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真正热爱起来。

新课标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做到“面向学生”。“面向学生”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即为了学生一切;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即为了一切学生;三是强调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即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建议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让学生对政治课真正做到“爱由心头起”。

一、想深入必须浅出

政治课说到底是为了充盈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素养,指导学生的思维。无论成人与学童,大家都乐意读寓言故事,因为它能在生动、有趣、诙谐的语言环境中揭示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或讽刺、或警醒,或鞭笞……那么作为人师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寓主题于生动的现实情景中,即一语中的,在现实情景中讲授政治哲理,又用政治哲理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新意与生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正如德国诗人莱辛的著名诗句“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二、想让学生“入胜”,手段必须“引人”,在无纸化办公时代,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标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故要求教师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教师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照片、图片、挂图等教学手段,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出色的演讲家可以成为政治的舌头,演讲的舞台可以成为政治的发祥地,以彩色、动感的演讲语言带学生进入政治学识胜地

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让人失望。“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教师在政治课上,应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想象的丰富,发挥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功能的积极作用,自然也就不会有“政治课了无生趣”的现象了。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让中学思想政治课别开生面,别有情趣,别有风景。

猜你喜欢

政治课新课标政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