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动机实现英语教改新突破
2009-06-19杜志敏
杜志敏
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会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社会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强烈的学习兴趣。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保持教学内部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肩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变法,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产生更高的求知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唱英文歌,编对话,讲故事,英语对话和故事的分角色朗读,以及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
(一)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意义,会有助于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以后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事业联系起来,从而逐渐明确学习的深远含义,并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而言,创造实际情景更是必不可少的。
(三)引导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尝到进步的快乐。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学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清楚的反馈是成功的开始。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经验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习积极性高,并且进步较快。这一现象被罗斯和享利的实验所证明。
四、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一个优秀生,就应鼓励他们不要满足自己是班上的前几名,要设立新的目标,更上一层楼。相反,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例如:在进行英语对话时,可以举例或猜词。基础好的学生不要看书,成绩差_些的学生,通过查书,能回答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
五、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种状态的概括。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言语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保持着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进行学习,具有启发性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学生极大兴趣和学习的力。
(二)活动方法
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在教学打电话的用法前,让学生两个一组“一位同学给另一个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玩”,根据这个假设的情景进行对话练习。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因此学生在活动中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六、恰当地运用竞争与合作
学习竞赛活动是激发学习积极性、争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竞赛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优越感以及要求别人能承认的内驱力。好胜心动机和追求成功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在学校中一些荣誉表是十分引人注意的。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习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学生会在比赛中你争我赶,力争上游,更快地达到目标,并且,在竞争中学生会看到“山外有山”,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但是过多的竞赛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用开展竞赛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必须要慎重、适当,作好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尽可能防止消极作用的产生。
合作目标结构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合作方法的学习使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过去成绩不好,在竞争中很难取得成功的学生,在合作学生中会使他们感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斯莱文在研究中发现,合作环境相对于竞争环境来说,学生会更努力地争取成功。学生自己说,这是因为同伴们希望他们成功。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具体、复杂的。教学有规可寻,但教无定法。这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