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对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2009-06-19董建芳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兴趣培养

董建芳

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体育课;原因;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以及形成运动习惯与参、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分析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

1期望与现实的差异。

小时候,学生把体育课理解成一种欢乐的“玩”,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体育还会不断产生各种“想象”。这些“想象”来自于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就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当他们总要面对体育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时间短难以尽兴等体育教学的“现实”时,这种“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会始终存在,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学生自身技能和身体的原因。

由于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会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而且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因此体育课中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技能的配合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学困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如教学中让胖学生示范技巧动作,让矮学生示范跳起摸高,让瘦学生示范投掷项目等。这些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使这些学生逐渐惧怕体育课、逃避体育课、讨厌体育课。

3教师本人素质的原因。

如果体育教师总以粗暴和强烈的形象出现,那么学生会把对体育教师的反感迁移到对体育课的厌学上。另外,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1利用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兴趣。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讲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从而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2利用注意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到主动注意上来。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3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的同时又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中学体育教材,如能涉及学生所学过的数、理、化、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启发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动作,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发智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4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5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思维。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才学得生动活泼,学习主动性才会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6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现代化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把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相结合,呈现出多样性。

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既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参加愉快地去活动。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猜你喜欢

体育课兴趣培养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