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06-18马淑兰赵中宁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室职业

马淑兰 赵中宁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它主要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而培养的内涵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体化教室支持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一体化教室构建了工作的真实环境,使教学的三要素即学生,教师和教学情境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使高职教育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韩国的“一体化教室”建设经验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一体化聚合效应工作过程显性知识隐性高仿真动态关系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20119-01

当前,高职院校已越来越注重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企业也真正的、更多的参与到专业建设活动中,与企业的合作已经逐步从形式上的合作走向了真正的产学结合,企业的能工巧匠也更多、更深入的介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承担了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这些要素融合所产生的聚合效应更显性的催化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其中,最核心的载体和作用力,应当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在过程实施中“生”与“师”、“学”与“教”间的合作与互动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体化实训为平台的教学活动会产生“聚合效应”,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显性知识”的同时获取了“隐形”的能力。一体化教室就是这种平台,所谓一体化教室是通过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下的“做中学,学了又做”感知,体会,掌握工作过程的“程序性”,“完整性”、“合理性”、“操作性”,“技巧性”获得岗位技能,又通过进一步的“课堂”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真正的职业能力的集“做,学,教”为一体的教学条件。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高职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1]。因此,对技能型人才来说,对其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越是抽象,越是脱离实际,越是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无关。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硬件建设都在套用普通高校的标准,实验室,实训室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2]

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论支撑,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普通高校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完成培养任务,就要有符合高职特点的“一体化教室”。而建设满足高职教育的一体化教室应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应用性人才,高职的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主动适应能力,当岗位技能的要求发生变化,它会像一个“高级生物体”一样去符合,去适应.。

2.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将职业资格的评价体系直接嫁接到专业培养中,特别是一体化教室能具备职业资格的内容和考核手段。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课程决定教育类型,课程决定一体化教室的功能。以工作过程来“序化”课程体系,这意味着一体化教室的逻辑排序也是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精华版”。

4.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教师在一体化教室的教学活动好像一个有经验的“师傅”,利用一体化教室这个“小工作间”培训“员工”,以掌握“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更好”,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行动,去“工作”,去提高。

5.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学生主动行动的“学”,教师支持,鼓励和咨询意义的“教”,实现以工作要素为不同的课程载体,以完整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情境”的教学条件的构建。

6.基于过程评价的考核观。各“行动小组或个人”对完成整体“任务”的全过程及结论是考核的主要依据。“集中讨论,真实情境的工作,完成工作过程,总结提升”要成为一体化教室具备的“综合考核功能”。

在这一方面,韩国一些大学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室给我们很多启发。韩国中部大学1995年建校,在校学生近万人,开设了55个专业。但在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上不搞一刀切,“你有我优,你优我特,品牌专业是关键”已成为其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比如生物技术专业,他们结合中部大学位于韩国高丽参产地的优势,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多种功效的“功能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加盟。学校又将此项目推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建起了产学研基地。目前功能参销往欧洲各地,专业招生数量也连年稳步上升,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无独有偶,韩国京东大学的“深层海水淡化技术”也同样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而针对大多数职业类专业,韩国大学坚持按照岗位的完整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建设一体化教室,韩国中部大学观光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就是一个代表。用高度仿真的波音飞机模拟客舱构建了“空乘人员的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客舱的尺寸,功能,设备全部按照波音机型来制造,构建了真实的工作情景,以任务为中心将工作过程的知识,技能,素质要素连接成为有机的动态关系[3],在客舱的对面是集中讨论学习的“课堂”。这个集“做,学,教”一体化教室支持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的教学,以培养观光导游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化”课程体系,以职业需求为逻辑起点,重构课程模块,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一组由易到难的完整任务结合职业资格的内容训练了可以承担境内外的导游职业能力,毕业后既有学历学位又有职业资格证书完成了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在学习情境上以不同工作环境为课程载体分别设计成三大主要情境任务:(1)韩国国内散客导游工作任务;(2)济州岛一日游任务;(3)境外带团十日游;一体化教室依据这三个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了“机票办理”,“行李托运”,“安检通道”,“海关申报”,“出境检查”,“登机”,“入座客舱”,“安全知识”等在内的完整工作任务,通过教师的协作,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工作要素“序化”课程,分解任务,学生有效掌握真正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技能,完成现实存在的具体任务而不是模糊的概念。在一体化教室中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导游的应当掌握的技能,知识,素质在课程载体上得以一一体验,又通过“行动导向”进入学生的内心结构,了解是什么,经过具体“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学会了怎么做,通过集中点评,讨论,案例分析,综合评价,提炼出导游工作“更好,更高”的方向,最后形成了符合导游资格的职业能力结构,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一体化教室,实现了“做做学学,学学做做;思考思考,改进改进”的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体现了高职独特的培养模式,有效的支持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2005年.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壮国桢编著,《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76页.

作者简介:

马淑兰(1957-),女,山东人,济南职业学院电子系副主任,副教授;赵中宁(1959-),男,山东人,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室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不要在教室打闹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