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砖四国明年还开峰会

2009-06-18

环球时报 2009-06-18
关键词:四国金砖峰会

●本报驻巴西、印度、俄罗斯记者 吴志华 王磊 谭武军●本报记者 谭福榕●陈一 郑润宇

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结束的金砖四国首次峰会消除了一个悬念,宣布2010年峰会将在巴西召开,从而使世界关注的金砖四国峰会机制化迈出第一步。峰会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应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更加公正的多极世界”,但并没有把此前传言的创立新世界储备货币纳入议程,甚至没有提到“美元”。一些西方媒体仍担心这块“金砖”向传统国际秩序“发出强力挑战”。环球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大约59%的投票者赞成金砖四国组成固定的政治组织,但也有超过55%的人认为,金砖四国无法超越欧美成为实际主导力量。

四国峰会已设计好会徽

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金砖四国峰会前,一些西方媒体曾猜测这次会议是不是“很少有共同点”的这4个新兴国家“偶然聚餐”?峰会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第16条做了回答。据彭博社16日报道,峰会声明称,俄、印、中欢迎巴西愿于2010年承办下一次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还表示,各国领导人已经“吩咐财长、央行行长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碰头并准备计划方案”。

俄罗斯《消息报》17日题为“老美元寻找到年青继承者”的文章称,金砖四国峰会是对全世界意义重大的事件,四国的声明表明将形成定期会晤机制,甚至相关的会徽都已经设计完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稍早前俄官员曾表示,未来的金砖四国峰会都应在叶卡捷琳堡举行,因为俄在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了大量设施。不过,峰会最后接受了巴西在2010年主办下届峰会的提议。俄副外长雷雅布可夫称,金砖四国组织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加拿大《标准财经》的报道称,尽管峰会确定了下一届峰会的时间、地点,但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下一届G20峰会才是最现实的考验,届时人们将看到,金砖四国能否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并对旧的国际秩序形成强有力的影响。

是“新政治集团”还是“战术同盟”?

近年来,八国峰会、欧盟峰会、美俄峰会等“老牌”峰会日现颓势,而中非峰会、G20峰会和金砖四国峰会等新型峰会不断出现,风头也越来越强劲。俄罗斯科学院对外经济关系研究所萨芬博士对《环球时报》说,这些新峰会都是在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过程中,各种新兴力量的代表维护自己利益而走到一起。虽然这些峰会大多还没有成形的组织或固定的机制,但是这种有针对性的共同协商,共同努力的模式,对美国主导的现有集团模式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有分析称,新型峰会之所以日益吸引眼球,是因为这与国际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许多新峰会是以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为主题,一改过去提及峰会便与政治关联的老套路,为参加峰会的各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很强的适用性。作为“发达国家董事会”的八国集团与之相比,显然对于世界大多国家没有多少感召力。

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称,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相互拥抱,象征着一个新政治集团的形成。报道称,与会国在声明中呼吁建立“公平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对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强权挑战的外交辞令。加拿大《国家邮报》也称,叶卡捷琳堡对伊朗总统内贾德的欢迎,印巴领导人在此的握手,给金砖四国峰会抹上了更多与美国影响力抗衡的色彩。

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哈德森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写道,在其他国家看来,美国经常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没什么神秘之处: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遍布全球的航母和军事基地。现在出席金砖四国峰会的各国确信,没有足够的收入,美国的霸权和这种以金融军事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将难以为继。文章称,美国官员此前曾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叶卡捷琳堡峰会,但得到的回答是“不行”。今后这将是美国人经常得到的一个答案。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6日的报道把金砖四国称为“战术同盟”。文章称,这几个国家看起来同意要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制度中的作用,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这四个国家经济极其不同,而且与美国的关系也各不相同,这使得他们试图团结起来的努力变得复杂。《纽约时报》同一天还刊登了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撰写的文章,称中俄正“走向猜疑与竞争”。

峰会声明没提美元地位

路透社报道称,这是金砖四国首次正式峰会,它们将发达国家撇在了一边。不过报道同时称,如果你在等着四国推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那你还是先歇口气吧,峰会根本没有将这个纳入议程,会后的声明中也没有提到美元地位。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最终的声明并没有明确提到美元,与俄官员此前的激烈言论相比,这份声明的措辞显得很温和。这显示出金砖四国彼此之间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进一步加大了四国组成联合阵线的难度”。

金砖四国的一些媒体也就此发表了评论。巴西《圣保罗州报》17日称,金砖四国峰会在联合声明中回避了有关美元地位和建立新国际储备货币的提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束之高阁了,因为谁也没有否认这种可能性。俄新社报道称,梅德韦杰夫17日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建立一个使用各自的货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单位的机制。《印度时报》也报道称,四国正考虑相互购买债券和兑换货币,领导人在峰会期间还将讨论推出地区性货币的措施。但俄《生意人报》则抱怨说,中国在上合组织会议上突然提议提供100亿美元贷款支持,是在各成员国普遍批评美元的情况下,增加上合组织的美元储备。

“篮子有了,但鸡蛋没满”

对于金砖四国是否可能形成一种合作机制,环球网16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59%投票者赞成金砖四国组成固定政治组织,但只有24.4%的人认为金砖四国能克服利益分歧进而结成同盟。在投票者中,超过55%的人认为金砖四国无法超越欧美成为实际主导力量,认为能超越的约占35%,还有大约10%的人持模棱两可态度。此外,约43%的人认为金砖四国可能将最终成为西方伙伴,认为将成为对手的占35%,还有22%的网友表示“不清楚”。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金砖四国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决定明年在巴西举行下次峰会,表明四国之间的合作有机制化的趋势,至少表面上把架子搭起来了。四国各方面互补性很强,而且现在影响力已经显现,完全可能创造出“南南合作”的新模式。这也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发展中国家通过内部循环进行自救的方式。孙哲同时认为,现在金砖四国峰会的篮子有了,但鸡蛋还没装满。如果四国峰会要起到真正作用,变成一个有效的国际组织,还必须有4国间实质性合作。他说,“金砖四国”形成一个经济上的“准联盟”,将会形成与西方更积极意义上的竞争,不过说四国能因此脱离西方去搞一个类似G8或上合那样的组织还为时过早。▲

猜你喜欢

四国金砖峰会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四国遍路千年的传承
“2017年金砖五国电影展”举行
创新合作为金砖国家增色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
金砖四国要从具体合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