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有不少节目模仿大陆

2009-06-18

环球时报 2009-06-18
关键词:外传电视节目主播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宇 轩

本报特约记者 李俊峰

本报记者 吴 薇

曾几何时,台湾电视剧、综艺节目包括政论节目都受到大陆观众热捧。不过,现在却是风水轮流转,大陆日趋成熟的电视节目不断向岛内传播,岛内电视节目也开始跟风,出现了不少模仿大陆的情况。台湾资深文化人林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确实注意到了目前台湾有些节目在模仿大陆,这反映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以往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模仿美国和日本、香港的情况比较多。近几年,大陆影视作品和明星不断进入台湾,引起了民众的关注,“这也产生了一个附加价值,就是彼此模仿对方的文化形态”。不过,目前还不能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模仿大陆。由于两岸在著作权和文化创意上还存在“模糊地带”,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这样的模仿也许会有所限制。

节目宣传片模仿央视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台湾三立新闻台15日推出新的电视节目“晚间新闻”及新女主播,为此特别播放两则宣传片。不过,有眼尖的岛内网友发现,其中一则节目宣传片“似曾相识”,在对比过后发现原来整段片子的设计和风格,与大陆中央电视台四套的宣传片极为相似。两则宣传片都是电脑动画制作,都以红白黑三种色调。同样的有走廊,在中间有高脚椅;同样的,主播精神饱满地从走廊后一直走到镜头前;同样的,主播等电梯时按下“往上”的按键;同样的,主播紧盯电脑。对此,有支持三立的网友质疑,是“央视抄袭三立”,不过马上有网友反驳,央视的宣传片两年前已在使用,“很明显是谁抄谁”。

台湾版《武林外传》

去年,一部名为《江湖.com》的情景喜剧静悄悄上了台湾“中国电视公司”(简称“中视”),立即有岛内观众发现该剧疑似模仿大陆的武侠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这两部片子中,不仅《武林外传》里大名鼎鼎的同福客栈可以在《江湖.com》中找到“影子”——江湖客栈,而且剧中主要人物的气质、特征甚至动作、语气等也是“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甚至《江湖.com》的剧作人员都公开表示,“俺们就是要弄一部台湾版的《武林外传》”。

综艺节目与大陆地方台相似

尽管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民最大党”、“康熙来了”等红遍两岸三地,但近年来却少有创新之作,不得不转而向大陆看齐。不仅岛内小电视台为了节省成本大兴模仿之风,大的电视台和制作人也照搬大陆综艺节目。例如去年8月“中视”推出的“舞林大道”被发现模仿上海东方卫视的“舞林大赛”,在岛内红火之极的“超级星光大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陆“超级女声”的翻版,今年刚刚推出的“挑战101”也被曝光是模仿湖南卫视的节目,引发岛内网友感叹“电视台和制作人真不容易”。除此以外,诸如台视的“百万大歌星”源于浙江卫视一档“我爱记歌词”的节目等等,这些在岛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百家讲坛》也有“小兄弟”

除了综艺节目,大陆电视节目中较为严肃、学术气较重的主题讲座类节目也能在台湾找到“小兄弟”。目前在台湾较为知名的公益性深度谈话类节目《全民大讲堂》,实际上就是效仿大陆央视的《百家讲坛》,通过邀请各界的翘楚精英为民众进行知识普及。

随着近年来“谍战类”电视剧在两岸走红,台湾从电视制作人到普通观众也都有“心向往之”的感觉。大陆谍战片《潜伏》近期走红台湾,受到台湾网民的追捧,许多人更成为“余则成”的“超级粉丝”。不仅台湾《中时电子报》在评论中为《潜伏》写出了后续情节发展,更有台湾网友计划赴大陆与四川网友合拍续集电影。

舆论反思文化创意产业退步

对于台湾模仿大陆电视节目,岛内一些舆论开始反思,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起步并不晚,有些领域如表演艺术更是比大陆早很多年且人才济济,但为何现在沦落到交不出像样成绩单的窘境。对此,台湾《中国时报》的评论称,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大陆几乎同一时间倡导与起跑,但台湾现在却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喊了多年的五大文化创意园区,至今依然只闻楼梯响。反观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活络热闹的情况,简直可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其原因就在于,大陆不论中央或地方,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经济规模庞大的产业都使足全力推动,而台湾当局推动政务犹如多头马车,缺乏统合机制,导致效率不彰,主事者也没有坚强的决心与充分的认知,而多年来政治纷争让政务空转,使得台湾文化产业陷入停滞。▲

猜你喜欢

外传电视节目主播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隋唐外传
隋唐外传(第一集)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