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索
2009-06-17杨黎霞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个性化、协同性、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文章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学习理论提出了网络支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网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94-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教育应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为目的,即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培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Internet教育网络的出现,为实现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将产生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教学的模式
(一)网络教学的概念
网络教学是指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为指导,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师生协作研讨、互相交流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网络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也继承了某些教育媒介的特点;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与效率方面也更强,网络教学这一概念,可以视为教学的工具或媒体。
2.网络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网络成为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则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3.网络教学还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判别。因此网络教学概括起来就是: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网络作为教学的资源,网络作为教学环境。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网络资源共享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而核心是软件的共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轻松地获取网上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学习步骤、方式、进度、内容、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的个体差异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代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网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观念问题。网络教学运用首先要消除教师对多媒体网络的广泛应用会替代自己或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顾虑。不能简单地认为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教师讲述转变成多媒体的演示,师生间的口耳相传改换成网络上的信息交互,教学质量就可能大有提高,也不能因为传统方法已经过千锤百炼,而拒绝网络教学,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2.网络教学是社会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然而现代教学媒体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具有自己的特色,现代和传统两类媒体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很难互相代替,没有哪一类媒体能保证教学目的的绝对实现,只有随着教学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媒体,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3.学生适应问题。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了师生间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媒体,毕竟容量较小,注意力容易集中,也便于控制,而网络媒体中大量信息在课堂上的出现,学生对媒体的使用,注意力的分配、转移、持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也值得我们师生积极研究和认真探索。
4.软件问题。目前各种软件较多,但网络软件较少,软件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硬件,作为教师要精心挑选,要考虑到教学软件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相互关系,在挑选软件时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适合师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郜焕平,袁甜甜.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福建电脑,2004,(6).
[2]涂道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现代教育技术[J].华中师大学报.1998,(10).
[3]汤慧敏.E-learnimg与教学资源数字化[J].中小学电教,2004,(1).
作者简介:杨黎霞(1960-),女,七台河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