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及方法
2009-06-17赵倩
赵 倩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如何降低成本,合法规避各项税金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企业如何通过合理避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成为企业十分关注的热点,文章对合理避税的方法及路径作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
关键词:合理避税;税收筹划;避税途径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08-02
一、合理避税的基本含义及可行性
合理避税,也称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在规定范围内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取其能够使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的,与偷税、漏税、抗税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避税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合理避税是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产物
当前,我国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企业正在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国外企业竞争,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导致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税收成本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成本之一,减少税收成本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非常关键。在这方面,国外企业已经形成较为稳健和成熟的财务机制,已经能够通过合理避税手段降低企业整体的成本水平,进而提高其盈利水平。所以,我国企业也应该重视合理避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
税收支出作为一种外部成本,相对于企业内部成本更应该加以控制。在我国,企业往往从压缩内部成本出发,控制各项期间费用和工人工资等内部成本,这样很容易造成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及产品、服务质量不佳等现象,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减少外部成本出发来控制财务成本,达到经营目的。毫无疑问,合理避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合理避税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我国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合理避税是企业追求国际发展的唯一选择。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税收的强制性和不直接偿还性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流出部分发展所需资金。另外,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较高税负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采取逃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合理避税就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选择。
二、合理避税的路径选择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合理避税的主要路径主要有:
(一)筹资环节中的合理避税
筹资环节的纳税因素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且还会影响到筹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在资本结构的构成中,利用留存收益和发行新股筹资,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存在着双重征税问题,所以税负最重。通过举债筹资,作为成本的利息可以在税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但是这类方式风险较大。按照税法规定,通过发行股票、留用利润自我累积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息支付不能作为企业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负债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企业筹资方式不同,会影响到作为税基的净利润,进而影响税负水平。因此,从合理避税的角度看,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的效果越明显。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负债比例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从而使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投资环节中的合理避税
1.投资行业的选择。国家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某些行业存在相关的税收倾斜,这些税收倾斜政策构成了行业优惠,使得企业对投资行业的税收筹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投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我国税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财政收入,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了不同的征税办法,这种征税办法的差别也为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
在会计核算方面,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主要是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项目,合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通过合理增加有效成本费用减少利润来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首先,新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取企业一定要注意合理性,注意同行的工资水平。否则,税务机关对不合理支出可进行纳税调整。其次,新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因此,企业合理避税一定要注意交易事项必须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并能提供证据证明。
(四)利润分配中的合理避税
利润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股东取得现金股利时,要交纳 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不用缴税。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为了避税而要求企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为此,企业需要从发展前景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筹划,尽量少支付现金股利,多支付股票股利。
三、合理避税的具体操作方法
综合目前在合理避税方面的实践经验,合理避税的主要方法有:
(一)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规避相关税金
税收优惠是指为了对某些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给予照顾或鼓励而采取的减轻或免除税负的措施。它是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或业务的发展,或者为了减轻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的税负,而在税法中进行的某些特殊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指对某些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各种规定。
(二)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规避税负
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对企业税负影响就不同。企业管理者可以合理、合法地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目前,企业中常用合理的节税方法主要有:(1)费用分配节税法。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进行合理的筹划,以达到合理节税目的;(2)利润分配次序节税法。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已经获得了利润,该如何分配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涉及一系列的税收问题。正视利润分配过程中征纳税行为的存在,并尽可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减少或降低利润分配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这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
(三)选择合理投资方式的避税
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享受到的税收待遇也就不一样。在投资方式中,选择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要优于货币资金投资方式。因为设备投资折旧费可在税前扣除,无形资产摊销费可列支管理费在税前扣除,从而缩小税基。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还可以考虑是分期投资或是一次性投资的税收筹划。采用分期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未到位的资金可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途径来融通解决,其利息支出可以部分地准许在税前扣除,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行业政策
比如对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安置“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缴营业税。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五)变更企业性质
我国税收政策中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有许多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既扩大了经营规模,又能合理规避某些税务支出,减少现金流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六)变更企业经营地址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
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
四、合理避税应该遵守的原则
合理避税是企业减少财务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在实施合理避税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行为的本质区别。这里要注意税法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知识,熟悉相关税法知识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避税方法时,注意“时效性”问题。否则,“合理”避税就有可能变成“违法”,避税就与偷税、漏税无异了。
(二)合理性原则
这是税收筹划同不合理避税的根本区别所在,这意味着纳税人的筹划行为不但要合法,并且是要同税法的立法意图相一致,不恶意钻税法漏洞。恶意钻税法漏洞的不合理的税收规避是为税法所不允许的。
(三)成本—效益原则
合理避税的初衷是降低财务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如果一项纳税方案的取得成本及方案实施成本,超过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则违背了合理避税的初衷,这样的方案应不予采纳。
(四)筹划性原则
这是合理避税的特色所在。纳税人在经营活动方式上的筹划、安排,体现了其对税法及其制度的尊重与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马晓琳.浅谈企业合理节税的方法[M].中国科技信息,2005,(2).
[2]张国臣.企业合理避税的筹划[J].长江大学学报,2007,(30).
[3]潘征.浅议合理避税[J].商业会计,2005,(5).
[4]李争艳.合理避税方法之我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5]王春桥.关于企业合理避税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