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612块裂缝性潜山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2009-06-17王丽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7期

摘要:文章应用三维地震、储层反演等方法,结合化验分析,老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欢612块古潜山的裂缝发育及油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在断层附近裂缝比较发育,是有利的含油带。研究底水上升特点及油水界面变化规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出水淹半径,绘制出剩余油分布图。利用侧钻等技术挖掘剩余油,有利于改善区块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欢612块古潜山;裂缝发育;油水分布规律;三维地震;水淹半径

中图分类号:TE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25-02

欢612块裂缝性潜山油藏属于断块古潜山油气藏类型,其储层结构和驱油机理与砂岩油藏相比,具有一些本质性的区别。为了做好这类油藏的开发,仅借鉴碎屑岩油藏开发的经验和做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其特殊的地理—物理条件,探索试验和应用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方法。

欢612块潜山油藏于1983年投产第一口井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开发,根据各开发阶段变化特点和不同阶段面临的矛盾,进行了不断深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认识和技术进展,已经达到国内同类油藏开发的先进水平。

一、概况

欢612块古潜山油藏位于欢喜岭油田中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欢612古潜山是一西陡东缓、北高南低的断块山;开发目的层为太古界古潜山油层;油藏埋深2090~2330m,含油幅度240m,含油面积1.0km2,地质储量77万吨。

二、主要地质特征

(一)构造特征

欢612块是一个被3条断层围限的西陡东缓、北高南低的断块山,高点埋深-2090m(在欢2-14-08——14-09c井一线),幅度240m,构造较为简单。

(二)储层特征

欢612块储层为太古界地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浅肉红色混合花岗岩、局部地方顶部含有角砾岩。储集空间以微观裂缝为主,物性较差,岩心分析孔隙度4.4%,渗透率2.3毫达西,可见欢612块为微观裂缝为主的低渗透性储层。

(三)油水界面及油藏类型

欢612潜山油水界面在-2330m;油藏类型为块状底水油藏。水体体积预计为原油体积的20倍以上。

(四)流体性质

该块潜山地面原油密度为0.845g/cm3,黏度为6.87MPa·S,凝固点27℃,含蜡9.0%,胶质+沥青质9.78%,为稀油。地层水为NaHCO3型,总矿化度为2764Mg/l。

三、油水运移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底水上升状况及特点

该块垂直裂缝发育,水淹方式为底水锥进。在井腔附近半径10m的近井地区,底水沿裂缝迅速向井底突进,称为水锥高度。因此,降低单井产量和生产压差,可减小水锥高度,有利于延长无水采收期和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欢2-14-08c井初期7mm油嘴自喷,日产油98吨,底水上升较快,3个月即见水,后来改用大泵增排,使水淹更加严重。欢2-14-08c井初期日产油16.3吨,一直平稳生产,四年以后才见水,水淹情况较轻。

(二)油水界面的变化规律

1.油水界面的上升在整体上呈锥状推进态势,存在边部低部位。潜山顶部成为主力采油区,油水界面位置最高,腰部变低,边部最低。欢621C3井向潜山低部位侧钻,日产油5吨,不含水。从而证实了潜山边部存在油水界面低部位。

2.油水界面变化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和开采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局部差异性,在油藏内部存在油水界面局部低部位。从欢612块的生产情况来看,欢2-14-08c井周围区域由于控制采液量,油水界面较低,远离断层的潜山高部位由于采出程度低,存在油水界面低部位。

3.根据油井水淹情况做出剩余油分布等厚图。根据油井采出情况,应用水锥体积公式:

Np=1/3(πr2)hφSoEDρo/Bo

其中:Np——累产油;h——水锥高度;Bo——原油体积系数;r——油水界面处的水锥半径;φ——孔隙度;So——含油饱和度;ED——水驱效率;ρo——地面原油密度。

根据水锥公式计算出油井附近的锥状水淹半径和水淹厚度,做出未水淹油层厚度等值图,标出剩余油富集区。

四、改善开发效果研究及下步建议

(一)合理控制单井产量和生产压差

对比几口井在不同工作制度、不同产量下的开发效果,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储层条件下,生产压差越大,单井产量越高,油井见水时间越早,开发效果越差。因此,对欢612块油井一定要合理控制单井产量和生产压差,一般日产油应控制在20吨左右。要控制单井产量就要控制生产压差或布加密调整井。

(二)油井产量与揭开潜山厚度的关系

从欢612块油井揭开潜山的厚度与产量关系来看,油井产油量与揭开潜山厚度并不成正比关系。因此,钻遇潜山的井并不是揭开潜山越厚,开发效果越好。从实践经验中得出,在保证一定的避水厚度的情况下,油井的完钻井深应以揭开潜山段50~100 m为宜。

(三)影响侧钻井效果的因素

欢612块潜山属于块状底水油藏,油井水淹方式为底水锥进,油井锥间带富含剩余油,该块侧钻井平均单井累积增油1.5万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侧钻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有利的侧钻方位,即剩余油富集区,主要是动用程度较低的油藏高部位以及油藏边部油水界面低部位。

2.保证具有一定的井底位移,根据水锥半径计算,得出侧钻井相对于老井的井底位移应该保证在80~120 m。

3.老井的井况要好,一口油井重复侧钻的次数以两次为限,以减少对套管的磨损,确保油井正常生产。

4.如果老井的高含水采油时间长,水淹严重,侧钻效果差。相反,如果老井是暴性水淹,高含水采油时间短,水锥高而陡,侧钻效果相对较好。

(四)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善开发效果

1.酸化解堵技术。酸化是裂缝性潜山油藏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2001年6月,对欢612块的欢2-14-08c井进行酸化解堵,取得很好的效果,日产油增加了15t,累计增产原油6072吨。酸化井的选择应以井底被污染和堵塞的井为主。此外,油井在进行卡堵水措施后,应当同时进行酸化措施,提高中、低渗透层段的产油能力,发挥其生产力。欢612c井自投产以来,日产液一直低于10方,综合含水低于65%,液面测不出来,与欢2-14-08c井一样为φ139.7的小套管井,产液量低的原因,分析为储层污染。借鉴欢2-14-08c井的成功经验,对该井进行酸化解堵,取得很好效果。

2.堵水技术。欢612块油井水淹后采取注灰封下采上的堵水措施,堵水位置选择在裂缝发育段,累积增油4076吨。堵水的选井条件包括:选择具有一定的剩余厚度和可采储量的油井;选择渗透性好的,纵向差异较大的井。

参考文献

[1]张吉昌.辽河盆地古潜山油藏储层特征[J].特种油气藏,2002,(9).

[2]童宪章.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3]谭延栋.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王丽君(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欢喜岭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油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