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灾后生命注入生的力
2009-06-17王晓宇
王晓宇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见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生命大拯救的场面,但还有一种拯救是春风化雨式的,是细致入微的,虽不感天动地,却可以——
直到现在,马建青还会经常收到来自四川的短信。读着这些短信,他的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些孩子的脸庞,不过已经不是灾难之初满含伤痛的容貌,而是一张张希冀着、憧憬着的笑脸。因为曾经的诸如“我害怕睡觉,地震还会不会来?”等哭诉,早已经被“马叔叔,教教我,大学里怎么和室友相处啊?”这些小困惑替代了。
出发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见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生命大拯救的场面,但还有一种拯救,是春风化雨式的,是细致入微的,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是一种精神上的扶持,它可能不那么感天动地,但它却帮助生命在灾难后得以更顽强地成长。
震后第三天,马建青上书浙江省教育厅,申请立即赴四川,就是要去做那样的拯救。这位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谈吐间透出埋头治学者特有的儒雅与谦逊,也许当时促使他作出那样激情澎湃的决定的,正是一位从事了20多年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学者感受到的专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当时,我每天看报道,时刻关注这场大灾难。大量的死亡和伤残,即使本人没有遭遇到,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震动和伤害。我们几位老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心理援助应该成为这场大营救里的重要一部分,如果不能在心理上战胜灾难,生命存活了,也是痛苦的存在,而我们做这个专业的就要在这种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
申请书上达省教育厅。当天晚上,马建青就收到了省教育厅的回复:组织好队伍,随时准备出发。马建青立即行动起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一场浙江省教育界,特别是心理辅导专业人士的总动员开始了。短短5天,就有60多位志愿者报名。
浙江教育援川队伍最终是在2008年6月6日,大地震幸存者生命营救暂时告一段落后抵达广元的。这是全国第一支由地方政府派出的支教队伍,总共87人,其中最庞大的组团是心理辅导专业的老师,47人。马建青作为发起人,担负起了团长和支教团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他们作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尽可能多的资料,编成一本震后心理辅导的小册子,带了300本到当地给医疗人员、教师、志愿者等作参考,甚至针对灾难心理对团队里的一些老师专门做了辅导,毕竟这是大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面对
“尽管我们有了准备,但是灾区的艰苦程度还是出乎我们的想象,对我们的女老师们更是如此。当时已是夏季,可一个多月她们只洗了两次澡。一次是我们到一个部队去做心理辅导,连队指导员听说我们的女老师已经半个多月没洗澡了,就让战士们把脸盆都拿出来打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山里的水很冷,晒很长时间,才有点温,然后我们的老师轮流到帐篷里去简单地擦洗了一下。”采访中,马建青一直夸赞着支教团的团员。“到最后的那些日子,大家的嗓子都哑了,就那样靠近谈话对象,轻声低语,配合手势比划着。”其实那一个多月,马建青就瘦了10多斤,只是他自己视若平常,还觉得值得——“只要能看到那些孩子经过辅导后展现的笑脸。”
心理上的疲累甚至风险也是团员们在广元必须直面的。“对于你接触到的悲惨案例,你要产生共鸣,没有共鸣你是无法进行真正的心理治疗的。但这样的共鸣如果作为治疗者最后无法自拔,那你也就陷落了。晚上我们回到驻地,大家就交流、倾诉白天的所见所感,及时清理掉那些创伤,否则你会没办法坚持下去。”
马建青说,在灾区也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鼓励和支持着他们这些援助人员,那就是当地老师的坚强与无私奉献。他告诉记者,在灾区给一些老师们做心理辅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撼。“有一位老师,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家里的房子变成了一片废墟,他自己也受了伤。在心理辅导时,他落泪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奋斗多年建立的生活一下子面目全非,对于未来,他很迷惘,孩子们还有长长的明天,但对于他那样的中年人,明天还有多少?但是倾诉过后,他擦干眼泪,还是要微笑着去面对那些在帐篷里学习的孩子,因为那些孩子更重要,他没法停留在自己的伤痛里。”马建青说,这些老师给予他们的力量是生动的,是无限的,作为一名心理辅导人员来到震区,有机会看到了人类的心理力量的无比坚强,这也是一种幸运。
离别
2008年7月1日晚上,即将离开广元的马建青和队员们开展了一个名为“优点大轰炸”的团队心理辅导活动。要与工作、生活了一个月的灾区告别,与灾区的老师、孩子们告别,这也是一个难过的心理门槛,因为那是一种在生死环境中结成的情谊,难以忘怀。马建青让大家互相提优点,只讲优点,但要实事求是;听的人可以说“谢谢”,但不能说客气话,等等。这个辅导给了队员们一个静静回顾的机会,给了大家一个细细品味的空间,让大家在离别来临之际少了一份失落,多了一份感动与珍惜,马建青这位心理专家用一次生动的自我辅导为团员们一个月的支教生活画上了漂亮的句号。
7月2日,灾区高三学生高考的前一天,完成了使命的马建青和他的团员们要返程了。本来他们想悄悄地走,因为他们顾虑分别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学生高考。但是学校和孩子们坚持要有一个告别仪式,马建青答应了,他和队员们说:“如果我们不做离别情绪的处理,我们的心就不会回到浙江,青川的孩子们也不会原谅我们。”早晨的阳光格外灿烂,欢送会就在红蓝条纹的帐篷旁举行。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爱你们!”马建青的结束语引来一片哭声。在马建青他们的工作室——“青川·阳光室”,孩子们把从浙江来援教的老师们围得水泄不通,拿着笔记本要求在他们最困难、最无助、最紧要的关头陪伴了他们一个月的浙江支教老师留言、签名、合影。
马建青说:“在那里收获很多很多,震区人们那种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成为我们今后引导他人的最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