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向着青川深表凝望
2009-06-17王磊
王 磊
编者按:
穿着“红舞鞋”的时间永远向前,从不为任何人、任何事驻足停留。但在这一刻,2009年5月12日的下午2点28分,我们坚信,它会向着世界的东面,向着一个名叫汶川的地方,向着五月的花海深处,深情凝望……
忘不了,那场惨烈空前的灾难;忘不了,那牵动全国的总动员;更忘不了,中华民族心灵与力量的空前凝聚和迸发……在那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悲壮大搏击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丽,看到了祖国的伟大与崇高,看到了全世界、全人类的团结与大爱!
灾难已经过去,但它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个烙印的含义是——我们背负的,是更明媚的希望;我们要创造的,是更美丽的家园!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浙江省对口支援的是在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川县,从灾难突发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到全面铺开、系统建设新青川,浙江人民饱含着对“浙江省第91个县”的一片深情,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各条战线的恢复重建工作中。
那条很长很长的、通向未来的路,我们要和青川一起走……
走读青川
——照片背后的故事
□王磊
作者简介:
王磊,《钱江晚报》记者。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她由浙江日报集团派往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跟着指挥部跑遍了青川的各个乡镇。她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自己走读的青川……
你不能,不能只把它看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照。
照片上这个地方,叫东河口。就在这些乱石下面100米深的地方,掩埋着一座美丽的村落,那里曾生活着200多户人家。
地震发生时,巨大的能量瞬间爆发。山整个儿崩塌了,土石铺天盖地飞着砸过来,整个村庄一下子被深埋在山石下,780余条生命就此消逝。
幸存下来的王天真老人说,当时她只觉得昏天黑地,人被震得“飞”出去200多米远,落到河里。醒来时,家没了。
现在,这里已被保护为地震遗址公园。开园那一天,附近村镇的老百姓徒步赶来,密密麻麻无声地站在废墟上。
在这片废墟下,还埋着一所学校——东河口小学。如今,只剩下一株孤零零的梨树和飘扬在树顶的国旗。
地震发生时,老师迅速组织学生疏散到大梨树所在的操场,孩子们一圈圈、一层层,死死地抱住梨树。105个孩子和4位老师就这样幸存了下来。最后撤离的3位老师,为了救3个没来得及跑出教室的学生,与学生一起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半年祭时,东河口小学幸存的孩子们来了,捧着亲手采摘的野菊花。
孩子们围成一圈,聚集在树下,红着眼、流着泪齐声背诵。他们说,那是遇难的何老师没教完的课文,他们要把在板房小学里补学的这一段背给老师听。“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一棵象征希望的小梨树,种在了老梨树的旁边。
人活着,总要向前看。
青川有两条著名的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是青川人面对灾难、勇敢生活的真实写照。
青川人很坚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在农村,人们热火朝天地盖房子,青壮汉们一起竖木柱、运砖、拌水泥、砌墙;在乡镇,大家恢复生产,努力自救,哪怕是板房前面巴掌大的地方,也要见缝插针地种上几株蔬菜。
照片上的这个妇女,一趟又一趟,吃力地搬着木板。累了,停下来喘口气,抹一把汗,继续搬。没人能帮她,因为所有人都在干活。
乔庄小学五(1)班的42名同学,自发组织了一场“感恩班会”。没有伴奏,没有舞台,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边打手语,一边唱《感恩的心》。
在浙江援建的板房教室前,孩子们向来自浙江的援建叔叔们送上了苹果、蜂蜜,这些都是他们用省下的零花钱买的。9岁的林洁玉说:“送苹果,代表平平安安;送蜂蜜,是希望叔叔们生活甜甜蜜蜜。”
孩子们还在教室里布置了一面感恩墙。墙上密密麻麻贴着他们的心里话:“我已经穿上你们送来的衣服,我们会健康成长。”“多谢你们的支援,是你们让我们鼓起了勇气。”“我们一定会加油,勇敢面对一切。”……
青川人对浙江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小女孩举着表达感恩的木板,向我露出灿烂的笑容。
镜头中的青川孩子,往往是羞涩的,甚至还带着伤痛,但笑容正越来越多。
青川中学的板房教室,晚上10点半就熄灯了。熄灯后,仍有不少同学留在教室里。他们要么点起蜡烛,要么用字典把手电筒垫高了,就着微弱的亮光,挑灯苦读、做习题,一直学习到凌晨1点。清晨6点多,他们又起床了。
“我们接受了全国人民这么多帮助,再不用功读书,对得起谁啊?”
相关链接:
在抗震救灾中,浙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灾后第一个派教育工作组冒着频繁余震危险赶赴灾区;灾后第一个发动全省教育系统为灾区复课提供资源支持;灾后第一个派由83位骨干教师组成的支教团开赴青川;灾后第一个拨款1400万元,配置11.6万套课桌椅、3000块黑板、3000张讲台、3000张高低床紧急运往青川;灾后第一个成批组织接受灾区中职学生;灾后第一个帮助一个灾区县全面复课……
目前,整个青川县灾后需要重建的61所各级各类学校中,浙江计划投资9亿元,援建52所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表示:2009年9月1日,新建学校将全面投入使用,让青川的孩子们都能在安全、结实的新学校上课。
太阳照常
升起
□林君君
那个山崩地裂的时刻,灰尘蒙蔽了阳光,我们奔跑在街头,只有黑压压的一片和晚上冷冷的月光。那时,我们就祈祷,明天,可以看见阳光,明天可以走干净整洁的街道,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刻。后来的后来,当我们抬头看天,看到那个大大的太阳,依旧高高地挂在高空,阳光照耀着我们,暖暖的,直到我们的心里。原来,太阳照常升起,而且更加灿烂……
王时睿 6岁学前班
第一次见王时睿的时候,还是在我刚来青川没多久的2008年7月。那时候,办公室总是很拥挤,大家都很忙碌,他爸爸王生伟是我们的同事兼长辈。时睿总是悄悄地走进来,轻轻地依偎在爸爸身边,然后乖巧地眨着眼睛看我们做事……
他很害羞。每次我们给他吃的,他总是低着头,先望望爸爸,然后又胆怯地看着我们。最后,直到得到爸爸的允许,他才怯生生地接过去,轻轻地对我们说“谢谢”,又将身子缩回去。
小嘴巴,尖下巴,一双灵动的眼睛,时睿长得很秀气。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每次看到时睿害羞的模样就教育他,要他胆子大一点。
“以前,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我们是很放心的,他自己也不害怕。现在,我们无论到哪里去,他都要跟在身边,特别害怕看不到我们。”妈妈说话的时候,他在边上腼腆地点点头。“那天地震的时候,他刚刚午睡醒来,我抱起他就往外走,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认真地想自己穿衣服……现在,只要他感觉到天气有变化,就会跑回家找我们。”
时睿说,他记得地震那天,天气也是怪怪的。
如今,他们住在加固的楼房里,时睿总是特别敏感,每每有余震发生,他总是反应最敏捷的一个。如果爸爸不在家,时睿就会安慰妈妈别怕,说自己会保护妈妈。
妈妈很欣慰地说,经历过地震后,时睿更懂得谦让和分享了,有什么玩具或好吃的,他总是先分给别人。在学校里,时睿被其他小朋友弄伤了手,回家后有意瞒着不告诉妈妈。当父母问起时,他说:“妈妈你原谅他,小朋友不是故意的,我一点也不疼。”妈妈听了,又心疼又感动。
“孩子小,地震时也没受过伤,心态其实还是挺好的。住帐篷的时候,有很多孩子一起玩,他觉得比以前只有一个人在家做作业好。复课后,这些小伙伴们又聚在一起,更开心了。”王时睿的爸爸告诉我。
李蒙8岁青川县乔庄小学二年级
李蒙是班长,他说自己以前没当过班干部,2008年8月1日复课回校后,他成了新班的班长。
“我现在的玩具少多了,以前住楼房的时候,家里的玩具可多了。”李蒙说起地震前自己家里的那些玩具,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失望,“不过现在跟我玩的伙伴多了。”
李蒙妈妈告诉我,地震时,她正在帮李蒙穿衣服,床突然晃动起来。“我以为是妈妈在摇床,妈妈以为是我在摇床,后来我就看到家里的房子裂开来了,我跟着妈妈往楼下跑。”
“那几天大家都很害怕,道路一抢通,我们就把他送到外婆家里去了。他还羡慕我们有方便面吃,一直想回来呢。” 李蒙妈妈说。
“你光想着方便面,不怕余震啊?”我笑着逗他,李蒙想了想说:“不怕!”
李蒙妈妈告诉我,每次发生余震,李蒙都会镇定地安慰其他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害怕,板房很安全。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余震时在第一时间看手表,爸爸妈妈回来后,他能说出每次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
“地震后,孩子比以前勇敢、独立多了。原来的家只有80多平方米,李蒙晚上去厕所,灯总是开了一路,还一定要我们陪着。现在我们住在板房里,用的是公共厕所,走过去有100多米路,他起床后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就自己去了。我们不在,他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不像以前那么依赖我们了。
“他一直惦记着要参加学校‘六一儿童节的文艺表演,他有个节目是弹电子琴。地震了,电子琴没带出来,后来我们又到房子里把电子琴挖出来了。”
李蒙不好意思地笑笑,对妈妈扮鬼脸。
“那时候我练得还不熟,下次我给同学们弹更好听的曲子。”
他给我们弹了一曲《小乐曲》,说这首曲子很好听,特别欢快,代表着希望和幸福,大家都喜欢听他弹这个曲子。
柳晨曦 10岁青川县回龙小学五年级
晨曦是个很安静的女生。她扎着个马尾辫,说话的时候习惯看着你。你以为她是腼腆的,以为她不太爱说话,甚至以为她会拒绝和陌生人交流,可是当她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你却可以感觉到她是那样朴实和真诚。
“晨曦的改变很大,比以前成熟、懂事多了。”晨曦的老师说。
有一次,学校发赈灾物品,晨曦挑了黑色的衣服和大码的鞋子。老师问她为什么,她没说,后来才知道晨曦自己舍不得穿,特地挑选大号的,好让爸爸可以穿。
“她比较内向,地震后,我觉得她成了个特别懂得感恩的孩子。她有童话书,会大方地给其他同学看。课堂上,她回答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认真思考,有条理地说清楚。”老师说。
晨曦说,地震的时候自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就感觉脚老是站不稳,害怕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学校教学楼成了危楼后,他们先在帐篷里上课,现在在板房里上课。“地震前,虽然学校场地很大,但是我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地震后,大家都在板房里上课,活动的地方小了,但是玩的东西多了。同学之间还是经常有争吵、打闹,但是即使有点矛盾,生一会儿气,大家马上就和好了。”晨曦的眼睛亮亮的,语气中透露着欢乐。
有一次,凤凰卫视的记者采访晨曦,问她地震前后生活的变化。她脱口而出说,自己觉得一点也不害怕了,反而觉得更幸福。她亲眼看到大批的军人和志愿者竭尽全力、不计回报地帮助自己和乡亲们,好几次她都感动得哭了。
“我特别喜欢志愿者,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和叔叔阿姨们经常来看我们,给我们补课、讲故事,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他们每天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不愿意看到解放军叔叔离开……”晨曦看着我,眼里还有一丝泪光。
“以前我的理想是当个老师,现在我想当志愿者,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晨曦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