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别”“朽木”与“放奔”

2009-06-16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朽木王老师教师

王 从

读王若三的文章《朽木之材,不可雕也》,推测作者应该是高中的语文教师。王老师认为学生中有“朽木之材”,应该“放弃”。不是教师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不是高中的教师未必有这样的胆气,不是高中的语文教师则很难有如此犀利的文笔。

我以为,王老师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一、我以为,人的差别中应该包括“朽木”

王老师认为:“……人的学习能力也受制于先天因素,构成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更是强弱不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千差万别……同样的教学手段,同样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结果却大大不同。”这话说得不错。

人有差别,这是事实,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么。古人提出“因材施教”,就是承认人有差别。有的差别是先天的,这也是事实,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提倡的“因材施教”,主要根据的就是先天的差别。差别到了极致,便是有的能教育好,有的不能教育好,有的能成材,有的不能成材,拿木头做比喻,就是有“栋梁”有“朽木”,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倒是不承认有“朽木”才说不通——大家都是“栋梁”,或者说没有了“朽木”,那差别又在哪儿呢?

那么,人与人的差别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表现在智力方面。

如记忆。在讲课中涉及以前学过的内容,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有的学生则茫然不知是什么时候学的。文言文背诵,有的学生当堂就把全文背下来了,而且一劳永逸,再不忘记;而一些学生连一段也背不下来,勉强背下来,过不了几天就忘得干干净净,屡背屡忘,屡忘屡背,周而复始,苦不堪言。

如考点训练,讨论答案,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是什么且知道其原理的时候,仍有学生小声问同桌是怎么回事。

如写作。有的学生一节课内就完成一篇大作文,有的一节课只写几行字。在高二的第一学期初,我就以一个叫杨红日的同学的作文为范文,进行以总说为开头领起全文、以分说围绕开头展开全文的结构训练,但直到高三,仍有一部分学生未能掌握这种结构方式。

再从智力发展的均衡度看。有的学生发展全面,什么都会,这就叫多才多艺;多数学生都能会点什么,这就叫一技之长;但也确有极少数学生什么也不会,这就叫一窍不通。我旗的一老教师曾说,解放初他读中师时,有一个同学,什么也学不会。校长问,你对哪科有兴趣,觉得自己能学会?他想了想说地理吧。于是校长就说那你就学地理吧,别的科不用学了。他很高兴,到书店买了一大堆地理书,每天只学地理。可是,期末考试,全班地理不及格且分数最少的,仍然是他。

对智力上的差别,似乎可以这样总结:有的学生不教就会,有的学生教了才会,有的学生教也不会。即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学而不知。这“教也不会”的学生,大概就是所谓的“朽木”了吧?

其次,也表现在非智力方面。

如学习目标。有些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也非常远大,就是要努力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不要说在高中,就是在大学,都不肯谈恋爱。而有的学生则胸无大志,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才来到学校,不要说到高中,在初中就开始谈朋友,学习成绩好坏不管,先谈个对象再说。

如价值观念。有的学生价值观念倒错,即所谓“不知好歹”,督促他学习,像是逼他喝毒药,龇牙咧嘴,甚至眈眈相向。我的同事曾听到一个学生隔着学校的栅栏大门向在别的学校读书的同学吹嘘:“我现在上课就是一个睡呀!连班主任我都不惯着他,他的课我也照睡不误……”这就不但是大目标,连小目标都没有了。

如学习习惯。我教过一个叫王秀梅的优秀学生,发下去的学习资料用小夹子分类保管,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过去几个星期的资料都能马上找到,一个学期下来就装订成一本书。而有的学生,今天发的材料,第二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把桌洞翻个底朝天,桌子上堆得像小山,还是找不到,学期结束,资料也丢尽了。我旗箭桥中学2003年出了一个理科状元,叫赵东升,这个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主动进行总结反思,据他自己说,他最累的一天是星期日,他要把一周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最多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别的学生却在这天玩得昏天黑地,要一两天才能把心态调整过来。

再如自控能力。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名叫邢少康,念初一的时候家里就给他买了电脑,并上了网。他的卧室在二楼,是独立的,玩游戏很方便。但他放学回来,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或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从来不玩游戏,而这,全是在自觉的状态下进行,并不需家长看管。而有的孩子,则视游戏如生命,千方百计出去玩儿。听说某校有的学生在夜里冒险从宿舍四、五楼抱着排水管跳下来跑到校外去玩游戏,这不仅是玩游戏,而是玩心跳了。

对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别,似乎可以这样总结:有的学生不管就学,有的学生管了才学,有的学生管也不学。这“管也不学”的学生,大概就是所谓的“朽木”了吧?

把智力因素的差别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结合起来,似乎可以这样总结:有的学生既聪明又用功,有的学生聪明但不用功,有的学生用功但不聪明,有的学生既不聪明又不用功。这“既不聪明又不用功”的学生,大概也就是所谓的“朽木”了吧?

所以,王老师的两条质问:“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从安多弗到哈佛》的殷钟睿,绝不仅仅是她们所受的教育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有骄人的智力和非比寻常的非智力因素。试着让刘、殷两位的家长从我们推荐的幼儿中再选两位,用他们所谓成功的教育手段再造两个哈佛女孩或男孩,他们敢接受这样的任务吗?”“常见一些重点学校优质班的老师,面对自己学生一流的成绩,沾沾自喜,真以为是自己教学有方,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他教的吗?”问得理直气壮,甚至有点大义凛然。

二、“因材施教”的涵义中应该包括放弃“朽木”

王老师拉孔子作大旗,提出了放弃“朽木”的观点,说孔子“对‘不可教者,他也绝不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种不负责任的假话,而是明白指出‘朽木之材不可雕,不用白费劲了,放弃。”并称赞“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还指出了放弃的意义:“放弃可以使社会有效节约教育资源;可以使教育者集中精力,轻装前进;可以使学习者寻找更合适的社会定位,扮演更合适的社会角色,从而为社会做出本应有的更大贡献。”

王老师这样另类地解读孔子,已使人目不敢视;而提出这么另类的观点,更是让人耳不敢闻。

但是,我还是要说,他说得不错。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人的差别中包括“朽木”的话,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放弃“朽木”是因材施教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认为某人在某方面是

“朽木”而其他方面不是,于是就放弃这方面而转教其他方面。所以,孔子既是因材施教最早的实践者,也是“放弃”的最早实践者。

从孔子的话来看,“放弃”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原因。

因智力因素而放弃的,如《论语·述而》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这不就是放弃吗?有人曲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了一种方法没有效果,就不要再用这种方法了,圆谎的本领令人叹为观止。实则教学的过程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学习的能力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教给学生“一”,学生的任务就是根据“一”来推知“三”。为什么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领进门”就是教给你“一”,“修行在个人”就是看你能不能由“一”推知“三”。为什么说“青出于蓝”,又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因为有的学生不但能“举一反三”,甚至能“闻一知十”,这就超过了老师。我在一所农村高中教书时,曾听一数学老师夸一个叫魏国军的学生,说看他做题看不明白,因为中间很多步骤省略了。可是有的学生可能连“举一反一”都做不到。《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刺寡人之过”的句子,“面”是名词用作状语,“当面”的意思。2003年高考翻译题中有一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其中的“面”也是名词用作状语,“当面”的意思,有的学生就是不会翻译。缺少“举一反三”能力的人就是缺少学习能力,不会“举一反三”就是不会学习,这就难怪孔子要放弃了。

因非智力因素而放弃的,就是那句有名的“朽木不可雕也”了。这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宰予被老师这么严厉呵斥的原因,仅仅是“昼寝”,让人感觉有点小题大做。推测应该不是午休,而是在课堂上,上课而睡觉,自然是不愿学,亦即今之所谓“厌学”了,这就难怪孔夫子大生其气。有一则寓言,说蛹问蝴蝶怎么才能飞,蝴蝶说首先你要有飞的愿望。就学生来说,首先就是要有学习的愿望,没有学习的愿望,还能努力学习、还能学习好吗?“牛不喝水”还“不能强按头”呢,于是孔子就要放弃了。不过,宰予的“昼寝”可能是偶然的,孔子说的也是气话,事实上,孔子并未放弃宰予,宰予也并非“朽木”,甚至还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但如果时光错乱,让孔子出现在2007年6月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孙辛卯的课堂上,被学生摘帽子,扔酒瓶,估计他老人家一定是要动真格的了。而孙老师还说原谅学生,还不放弃,孙老师比孔子还伟大。

但是,不放弃就好吗?不一定。套用一句歌词说,应当“该放弃时就放弃”。放弃的好处,王老师已经说了;那么,应该放弃而不放弃会有怎样的不好之处呢?

首先是资源的浪费: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当然还有经济上的资源。我们常听到有的教师回到办公室长叹“劳而无功”,也会看到一些学生从早自习枯坐到晚自习而一无所获,而这后面,则有学生父母用血汗换来的大把金钱入水无声。解放前,我家乡有一户人家,家境颇为殷实,但孩子的书读得不好。父亲倒也并不着急,说:“我花十八石大高粱,咋也打住个瞎家雀。”意思是我有几个儿子,只要我下本钱供他们读书,总有一个行的。结果是十八石大高粱花了,“瞎家雀”没打着——几个孩子的书都没有读好。现在学习费用飞涨,一个孩子读完高中差不多也得“十八石大高粱”了,但考上大学的有几个呢?过去讲,“考走个大学生,留下个困难户”,没考走的高中生家庭,就不困难吗?应该说是“供一个高中生,出一个困难户”吧?“老子残书破帽,儿孙绿袄红裙”,恐怕每所学校都有一些这样的学生——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们读书,但他们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都敢做什么钱都敢花。

当然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比如师生的时间、青春、生命,在最后一次美梦破灭的时候,所有逝去的黄金般的岁月都不会再回头;比如学生的选择机会,当他们最后一次撞到南墙上的时候,所有曾经指示过别的阳关大道的路牌都不会再现,剩下的只是更为狭仄、更为崎岖的小径。

甚至还有比浪费时间和机会更严重的后果,家长、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沉重压力,满满的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日程安排,高强度的近于残酷的应试训练,使得备战高考有如攀登珠穆朗玛峰那样艰难。许多学生因此有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愈考不上愈不肯放弃的学生心理障碍往往愈严重,有的甚至成了精神病人。几乎每所高中都有补读了几年的学生,被称为“补神”或“补圣”,常被新生误认为是老师,看他们在校园踽踽独行的背影,会让人感觉到脊背发凉——一种人生无奈的苍凉。

可怕的是,备战高考的征途远比我上面所说的时间要长。它绝不仅仅限于高中阶段,某些家庭在初中,在小学,甚至在幼儿园,这种准备就已经开始了,补课、家教、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师生之间的对抗乃至激烈的冲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对抗乃至激烈的冲突,也与该放弃而不放弃有关。常见师生冲突造成后果时,校方多辩解说某某教师是个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常听父母与子女激烈冲突造成严重后果时,父母哭诉这全因为对孩子的爱。可以总结这么一条规律:愈是负责任的教师愈不肯放弃,与学生的关系愈紧张;愈是对子女期望大的父母愈不肯放弃,与子女的冲突就愈激烈。

可见,对应试教育而言,“放弃”不仅是必要的,甚至应该是必须的。

三、“朽木”“放弃”都是相对的

王老师说“问题是‘朽木仅仅是刁可‘雕而已,并非无用,大自然创造天地万物都有用……从家长的角度讲,为自己的子女找到更加合适的人生选择,从而体验到更强的幸福感,既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又是教育的全部内涵。说的明白一点,孩子能做点什么就让他做点什么,只要努力了,条条大遭通罗马,何况,广义地说,学习文化课不行,学习其他技能也许还得心应手,为什么非要在高考一条道上挤死呢?”

这话说得也不错。

“朽木”具有相对性。

某一学科是“朽木”,其他学科不一定是朽木。我刚上一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数方框内的圆圈,我数了六十多个,我的同桌数了八十多个,我的后桌叫王凤光,与我同岁,笑我们两个笨,说,这还用数?横的一排10个,竖的一排也是10个,10个10就是100。在我数数还数不明白的时候,我的同龄人已经懂得了乘法,这数学学习差距能以道里计么?我小学四年,作业最高分是3分,考试最高分46分,从数学学科看,我就是一块“朽木”。但我学习语文却从来也没有感到过困难,入学以后很快就养成了阅读习惯,小学期间就读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选》等古典文学,并因此而无师自通地认识了繁体字。老师让学生自由写作文,写完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别的学生只有一两篇,我的是一大摞。平时作业没有

低于4分的,考试没低于80分的。这样看来,从语文学科看,我就不算是“朽木”了。

文化课是“朽木”,技能不一定是朽木。我的班里有一名学生,文化课不好,可他对电脑很精通。元旦班里开联欢会,需要把同学们要唱的歌从电脑上下载,刻在一个光盘上,这个活儿全班就只有他能做,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刻录了三十多首歌曲,表现得很敬业,也很专业。

文化、技能都不行,也不一定是“朽木”,若善交际,通世故,精管理,或有丰富的“街头智慧”,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是不是文化、技能都不行?所以他的叔父“项梁怒之……乃教籍兵法,”这是“因材施教”了吧?但是“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这样的学生在现在是不是“朽木”?至少高考没希望吧?再如刘邦,不知道他是否上过学,但从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游手好闲、混吃混喝的无赖行径看,即使读书,也不会是好学生不会有好成绩,放到现在,恐怕连高考的资格都不会有——不等高考,早就被劝退甚至开除了。但这两个人,一个做了霸王,失败的千古英雄,一个甚至建立了大汉王朝,所以,唐代的诗人章碣感叹:“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所以,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清人顾嗣协的《杂诗》说:“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反过来说,就是车不能人水,但能载重;船不能登陆,却能渡河。唐元稹也有诗说:“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哪得相讥?”一个人不能因自己会什么而沾沾自喜,也无须因自己不会什么而汗颜无地,自己承认,或被人讥笑是某个方面的朽木不是什么羞耻的事。顾嗣协诗中又说“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既应以之对人,亦可拿来对己。

“朽木”又是可以转化的,这也可以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说。从智力方面说,“勤”有时确“能补拙”,使“朽木”成为“栋梁”。清代的章学诚,幼年资质鲁钝,记忆力差,就曾被人视为“朽木”。但他对文史有浓厚兴趣,“好深湛之思,隆冬盛夏读书,恒至午夜不倦,每有所得,辄笔之于书”,终成一代著名学者。

从非智力方面说,“浪子(一说‘败子)回头金不换”,也能使“朽木”成为“栋梁”。台湾歌手齐秦,少年时曾参加帮会,常在街头跟别人起冲突,打架斗殴。16岁左右,被送进感化院,即大陆之所谓“少管所”,这应该是“朽木”了吧?但当他明白自己不该那样冲动后,痛改前非,终在音乐上修成正果。

“朽木”的相对性向教师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因为在“朽木”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趣,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毛泽东,不管谁去教他他也是毛泽东,与教师究竟有多大关系实在可疑,就像重点学校尖子班的老师为学生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却遭到了王老师质问一样。将“栋梁”培育成“栋梁”没什么了不起,能“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将“朽木”培育成“栋梁”,那才伟大,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作用,才真正是优秀的老师,才能真正品尝到教育成功的乐趣。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善于转化学生的教师,都有成功转化学生的案例,而“朽木”的相对性和残酷性的一面是,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保证,所有的“朽木”都能转化。

“朽木”的相对性决定了“放弃”也具有相对性。

“放弃”要谨慎。可放弃可不放弃的,学生自己坚持不放弃的,就不能放弃。因为从“朽木”的相对性来说,是不是“朽木”要看结果,在过程中很难确定他到底是不是朽木,也就难以确定应不应该放弃,也就难以确定“放弃”的决定是不是正确。陶行知有名言:“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放弃”也应该是相对的。放弃了这科,不一定放弃那科;放弃了文化课,不一定放弃技能;放弃了对高考的指导,不意味着放弃对学生做人的教育。

“放弃”还有待于教育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改善。我们的教育要为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教育的机会,我们的社会要能够为各种类型的人材提供工作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可以自由地放弃不想学或学不会的学科而选择自己想学或学得会的学科了。还以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的辱师事件为例:这节课是什么课?地理。这是一所艺术职校,顾名思义是学艺术的,那艺术与地理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这没有关系恐怕是辱师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关系,学生就不愿意学,所以就胡闹了,如果是艺术课,恐怕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那为什么要开地理呢?推测应该是学校要让这些学生报考高等艺术院校,报的是文科,地理是考试科目,这就不能不开。而那些学生,至少胡闹的学生是不想参加高考的,也就不想学这科了,所以就闹了起来。如果我们的艺术院校可以招收不学地理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可以为不学地理的艺术类学生提供工作,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当然就可以不开地理了而只开学生有兴趣的艺术专业必修的学科,辱师事件也可能就不发生了。而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因材施教”,而其中包含着“放弃”。

猜你喜欢

朽木王老师教师
奇妙的旅行
最美教师
有趣的动物
朽木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化朽木为童话小屋
朽木不可雕
圆我教师梦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