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2009-06-13李颖
李 颖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除了具有自然生理机制外,更具有情感、意志、兴趣、价值观等精神机制。人是完整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的生命存在,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人的这些生命的特性失却关照,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漠视对人的情感的浸润陶冶,兴趣意志的培育涵养和完整人格塑造建构。人的丰富灵动的生命活力被无情地抹杀。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都成为了缺乏情感和意志的机械,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而生活在个性生命之外。叶澜教授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个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根本缺陷。”[1]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整体性存在,同时也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2]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作为动态生成的课堂重视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给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活力。具有以下转变:
一、从重知识传授到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我们民族的文化,从来没有失去过生命粲然的轨迹。语文“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没有一朵浪花不是生命的欢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左右,陪伴终生。”[3]如果我们承认语文是生命的轨迹,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闲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豪放洒脱。经典的文本带给我们的是异彩纷呈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火花,传统语文课堂同样用工具理性的深渊淹没了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识记标准答案中根本不需要个体生命的适时参与,所以,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现今时代众多的学生的价值观会迷茫,为什么众人艳羡的“天之骄子”会堕落成杀人犯,我们的教育课堂难辞其咎。在最能建构精神世界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存在,而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完全摒弃这一“目中无人”的教学,将灵动的生命感悟、多彩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作用。新课标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4]现代生命语文课堂高扬人文关怀的旗帜,融入到学生生命中,使学生“诗意的栖居”,真正的体验、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建构精神世界。
二、从重机械化剖析到重整体建构文本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小原田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文本也是独立客观存在的生命,它是作者的理想、情感和意趣的再加工,是作者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传统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机械化的剖析,重视字、词、句、段,忽视情、意、能,文本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文本所涵盖的历史的浓墨重彩,情感的流淌宣泄,都被单一的分析统一化标准化了。学生每天面对着满载着文化情思和文学意蕴的优美的汉语言文字,却只是在进行技术化的训练,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审美性的,个性化的。鲁迅先生关于《红楼梦》有这样的理解,他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就是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构。根据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观点,“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中”[5]。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空白点和未定点,文学作品因而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生命视野中的课堂教学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体验性解读,独特性建构,在对文本内化的过程中,文本的意义世界得到重构,同时,学生在建构这一意义世界的过程中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超越。这一过程无疑是动态生成的。
三、教师从传道者变为生命成长者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宰者,所做的就是将教参的理解原封不动的照搬给学生,学生在记忆中理解“教参”的理解,在考试中做着教参上毫无生机、千篇一律的回答。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的生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学生如此,教师也不例外。以往我们总是漠视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生命存在,以为在教学中教师就是传道者的角色。生命视野关照下的在语文课堂重新审视并界定教师的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作为生命个体参与到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获得陶冶情感,建构精神世界,促进生命成长的机会。语文教学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获得生命意义的重新建构和回归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不应该是学生应走的道路,而取消了他们继续思考和发问的机会;教师不应固守教条,而是将问题敞开,因为有分量的决定不是在思考的范围内可以先做出来的”[6]。“人在本能生命之上还有一个‘超生命的生命、‘主宰生命的生命。”“人的生存恰恰是为对本能生命的突破,对有限生命的超越。”[7]
总之,在生命视野关照中的语文课堂,学生、文本和教师共同经历生命的体验、感悟和成长过程,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被关照,从而完成生命世界的完美建构。
参考文献:
[1][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熊芳芳.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汉斯 罗伯特 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参见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蒲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78.
[7]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李颖 济南幼儿师范学校25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