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老师“减负”途径

2009-06-13蒋翠秀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是减负文章

在我们老师的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谁都可以上语文课,但要把语文课上好就很难了。这个“难”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作辛苦,作业尤其是作文难改;二是工作努力程度和学生成绩难成正比,语文课上起来比其他课吃力多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语文老师如果要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应该可以给所有的语文老师很好的启示。

一、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解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话其实质就是解放语文老师,或者可以说是给语文老师“减负”,从而达到提升语文老师的教学及生活质量的目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本领,养成自学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这实际上是和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不谋而合。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要训练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学不得法,无异于“缘木求鱼”,“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 的做法会让所有的语文老师永远没有轻松的可能,永远走不出繁杂的教学工作。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自改作文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语文老师减负途径

(一)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转变教师“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为“导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懂得想问题才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某些内容上是必需的,如果整堂课都是这样,再有耐心的人也会厌烦。语文到底怎样学?学什么?其实每篇文章都有这些内容:题目、作者、写作背景、层次结构、中心思想、主题、写作特点等。如果我们的学生懂得问问题,学习也就容易了。比如,文章的题目怎么解?有什么含义?了解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表达了什么主题?文章结构有何特点等等。培养学生学语文的问题意识也是训练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

2.依据不同体裁设计学法指导

体裁不同学习方法也会不同。初中语文版的课文设计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每个单元体裁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每篇文章不必面面具讲,只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讲即可。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包含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议论文要掌握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交给学生寻找论点或者归纳论点的方法,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写作这样的文章。老师把例文讲透了,并有意识地教给类似体裁的学习方法,不用老师讲,学生也能自学了。这样做既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也是逐步把语文老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3.通过科学管理强化学法指导

对于中学生来讲, 建立科学的学习管理制度,是学法指导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课堂学习常规。包括课前预习、上课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等环节,要严格要求。二是建立课外学习常规。每日、每周都要定时、定事、定方法,完成一定的课外学习任务。如,把看课外书、摘名言、写读书心得、记日记、完成户外观摩活动,纳入常规制度。三是信息反馈制度。每半月或一月,以班级举行一次学法经验交流或课外学习信息汇报会,使其互相启发。

(二)教会学生自改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与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叶老也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从某方面说语文老师是“偷懒”了,但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说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修改文章,可通过三种方法实现:一是改正文章里的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不通顺的语句,把文章改“通”;二是通过“增”“删”“改”把文章“改好”;三是从“大处着眼”,考虑文章的立意、题材等几个大的方面,看是否和文题吻合,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改是为了不需要改。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放手让学生作文,改文,提高自身作文素质,是深值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

1.培养学生求知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的主动性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基础之上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地学习。其次创设情境,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新发现、新认识、新体会。再次注意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同学学有所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同社会中的时事热点、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触及个人,触及每天、每时生活中的变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从而激发求知兴趣。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学好语文,工具书是必要的老师。学生应该必备《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通过查字典会获得识音、辨形、释义的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汉语知识,给学生讲一点字的结构。给学生一把钥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是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自学语文一个重要途径。

3.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理解、练习的开始。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拟定的自学提纲进行预习,要确立预习应达到的目标,然后初读课文1-2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写出预习心得。其次,教师在学生细读课文前应科学地设疑,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以及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把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注重学习方法传授,“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开拓其思维,提高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老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参考文献:

[1]李祖植.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J].云南教育 2002,(32).

[2]张景瑞.我的语文学习“秘诀”[J].语文天地.1999,(20).

[3]仝根章.语文学习方法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蒋翠秀 桂林全州咸水二中541511)

猜你喜欢

教是减负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科学践行“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研究
浅论“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