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监理的规范化意识培养和提高
2009-06-13张紫平金煜
张紫平 金 煜
摘要:通过对我国建设建立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变目前监理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建议,并对监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监理能力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工程监理现状分析;监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47-02
1对我国工程监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建设监理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就目前来说,监理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现行工程监理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设计、施工招投标、施工(含保修)等阶段。许多项目正式开工前缺少必要的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对工程设计并未熟悉和深入掌握,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和施工单位及项目管理人员缺乏了解和熟悉,只能是边工作边熟悉,也就谈不上从全局进行宏观控制。监理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监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监理人员的数量、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致使工程质量难以控制。解决这些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不但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加大执法和完善监督体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且要求监理单位不断提高监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整体业务水平,从而使我国的工程监理市场真正得到健康发展。
2加强工程监理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监理质量的前提条件
工程监理人员应抓好现场培训工作,一是及时、适时及做好施工图的熟悉、审阅工作。监理单位在收到全套施工图纸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审阅图纸,对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分项工程、关键部位监理旁站规划及实施细节;二是适时做好从业人员的不定期培训。当国家的建筑业有新的法规、政策出台时,当某种现象已经成为行业的通病或顽疾时,当某工程质量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影响极大时,当国家对建筑新材料的使用、推广应用新操作技术,对规范、图集作较大调整时,监理企业要适时对从业人员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从业人员要克服通过行业准入关就可大功告成的思想,要及时主动、尽快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从业的相关技能。
工程监理是·项技术服务性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监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足够的管理知识,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监理单位要建立监理人员学习与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监理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监理人员有与建立工作相应的知识理论水平,有较强的责任感,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魄。
除此之外工程监理人员还应具备的几项基本技能:
首先是技术技能。作为一名工程监理人员要达到以下要求:熟悉专业知识的相应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熟悉工程验收程序和材料试验方法;熟悉预算编制方法;了解一些法律法规、金融、保险知识;尽可能地提高外域和计算机水平;此外,工程监理人员应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及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调查表明监理工作人员群体技术技能在整体上存在一个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专业学历水平低,对监理工作方位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I二是专业业务培训不系统,相当一部分监理人员是临时“抱佛脚”,持证上岗的人很少;三是更有甚者,一些监理人员根本不具备基本条件而靠拉关系走后门,勉强人列。由此可见,监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是直接关系监理工作成效的关键,经常持久地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以免因自身素质的低劣而导致监理工作的抵消或者无效。技术技能对一般监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解决施工现场大量的具体问题。
其次是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组织单位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人际技能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监理人员在项目建设监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了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和不可逾越的相互交往,要与业主和承包商打交道,要与政府部门发生关系,一些很大的工程取决于监理人员人际技能的高低,熟话说“事在人为”,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两个人去办理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是说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的不同,结果会大相径庭。监理工作人员作为独立主体,要公正、客观、务实。要尊重承包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要了解其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换意见,融通感情,进而处理好监理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促进工作。总之,加强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际技能,能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能弥补其他技能的不足,对监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就是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应该说,监理人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不会很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需运用此项技能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项目进行到某个阶段,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分析原因有很多。如承包商的管理层次薄弱;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低下;特殊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业主资金不到位等等。如何从一大堆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判断结论,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概念技能。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抓主要矛盾,要注重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且能据此分析、预测出日后的发展趋势和对工作的影响,作为一个监理人员,如果具备较高水平的概念技能,他的工作必然是条件性强,轻重彼此分明,工作全过程始终是有条不紊的。
3加强工程监理的对策与建设
(1)严格建立资质管理。严格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是保证市场良好秩序的重要措施。当前,监理单位资质方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监理单位必须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监理行业。因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尽快修订与颁布监理单位资格管理的法规,把国有监理单位的改制工作纳入改革计划,使国有监理单位真正成为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2)强化建立委托程序。建立市场的规范化,对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规范各方的市场行业。业主选用建设监理单位应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直接委托应按规定办理委托手续,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进行监理。监管部门应强化竣工备案制度,对工程监理应招标而不招标的工程,对挂靠、转包的工程,一经查实,不予验收备案。由于国家目前尚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监理招标法规,而且建立市场和监理招标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建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制定有关法律,使监理招标步入规范化轨道。
(3)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监理能力。监理工作本身就需要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在审批成立监理单位和整顿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资质标准的不予批准。二是监理单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人员配备和搞好培训工作。作为监理单位,要具备设计监理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能力,以适应全程监理和咨询的需要;要具备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而且要具备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能力;会使用技术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不仅应该配备工程技术人才,而且应该配备和培训经理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
现阶段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监理企业自身的原因。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的协调、管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建立企业和执业人员踏踏实实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完善自身建设,以出色的成绩赢得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