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裸捐

2009-06-12曾佐希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5期
关键词:主旨中华民族内涵

曾佐希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边是向地震灾区捐款3000元,成为社区最大的一笔捐款;另一边却是一日三餐只能靠吃藤菜度日:每天只买两把1元一把的藤菜,中午和晚上炒藤菜,还要留几根第二天早上煮面。这种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重庆南岸区弹子石正街117号的张国清老汉家。(2008年6月11日《重庆晚报》)

毋庸置疑,张老汉“勒紧裤带”献爱心的懿德善举让人敬佩,令人动容。从这位普通老人倾其所有的“裸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众传统而纯朴的报恩思想,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特质。然而,“裸捐”究竟可不可取?这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争议,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这件事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呢?请写一篇文章来表现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文体除诗歌外自选,字数800字以上。

[写作指导]

材料揭示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捐助,有人是一毛不拔,有人是倾其所有。怎样看待倾其所有的“裸捐”?“裸捐”背后的深层思想是什么?显然,“裸捐”背后,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毁家纾难的“舍小我,成大我”的献身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前进不可或缺的。然而,在和平时期,捐赠虽然可嘉,“裸捐”并不可取。理性的捐赠应当是“损有余以奉不足”,即在保证捐赠人生存无忧的前提下“拔一毛而利天下”,捐赠还得讲“可持续”。基于这样的认识,主旨可以从上面两个方面来定位。可以说,无论写哪个方面,集中力量,都可以写深写透。

值得注意的是,主旨上,就事论事,比较肤浅地分析张国清老人的行为,没有深入到现象背后的深层思想;文体上,记叙文容易同构,即写一个与材料类似的故事,这在其它省是允许的,广东省某些掌控作文阅卷的人却不喜欢。

[佳作展示]

■裸捐背后的“富态人生”

在面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时,很多人想也不想就答道:“钱!”是的,他们什么都不要,就只要钱,就只想赚钱,赚很多的钱,过自认为富有的生活,殊不知,他们的精神内涵是那么的贫乏,而他们的人生,是那么的可悲。

面对张国清老汉宁愿一日三餐吃藤菜也把仅有的3000元积蓄捐出来的事实,有的人不置可否,有的人觉得他傻,但我却觉得他是值得的,他的人生从捐款之日起变得“富有”,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富有,是一种真正的“富态人生”。

我一直不愿意把中国和美国的种种拿来比较,那是历史在强者的争夺中留下的无法言喻的伤痛。但是在面对一些中国人的做法时,我却又实在不能轻视这其中的悬殊和普遍的矛盾。作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美国一直以一个富态的形象展现在人前,但那富态却并不仅仅是流于金钱层面。作为美国最富有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他们的名字又都同时出现在了美国慈善榜的前三名。中国排名前三的富豪,却无一人出现在中国慈善榜的前三位。当比尔·盖茨打算捐出全部身家给慈善机构,中国的富人却拿着极少的钱极不情愿地放进捐款箱中时,我的眼睛和心都刺痛了,这难道不就是横跨在中美之间无法超越的距离吗?

“裸捐”的背后,是一种对国家的报恩,对百姓的爱,对自己的责任啊,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真正的富有吗?

面对刻不容缓的抗震救灾,张国清老汉什么都要,要国家的强大,要灾民的幸福,要社会的发展,却唯独不吝啬自己辛辛苦苦储蓄了好多年的钱,这是中国人民对国家最伟大的报恩,是中华民族长存发展最需要的精神,是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精神内涵打造出来的屹立不倒的巴别之塔。

如果能够有这种“富有”,中国何惧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如果那些贪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官员们能觉悟到这种“富有”,中国何愁不发展,何愁不能成为强国?“裸捐”背后“富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现在最需要、最可贵的啊!

我们无法改变时光在中国的历史形态中雕琢后的模样,我们无法忽视存在的距离而轻言超越,但是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意识到“裸捐”背后强大的精神内涵,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期盼了很久的“富态人生”。

(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余佩瑶)

[点评]议论文贵在大气,主旨鲜明,行文一气而下,不吐不快,一气呵成。这篇文章做到了。文章探究张国清老人“裸捐”背后的精神实质,然后立足这种精神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比较分析,论证深刻有力。

责任编校彭琳

猜你喜欢

主旨中华民族内涵
主旨大意题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办手抄报
木木相册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