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马返乡

2009-06-12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老马农民

杨 洋

2009年春晚,让大家记住了马广福。一个普通农民,从东北的小村庄走到万众瞩目的舞台,有着怎样的艰辛?从聚光灯下衣锦还乡,又有着怎样的变化?中国的农民,绝不仅仅是帮扶的对象,他们同样渴望着舞台来“显摆”自己——他们的自信和智慧,欢乐和梦想,会让主旋律更加动听。

老马,是马广福。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老马紧紧攥着麦克风和歌唱家王宏伟飙歌的时候,恍惚还以为自己是在“大甸子”(水稻田)里攥着锹把唱呢。老马,成了名人,成了当地的骄傲,成了乡里乡亲眼中的“马光荣”。

县领导的饭桌

郎家屯,在距中国“东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76公里的桦南县。

刚做完《艺术人生》和《鲁豫有约》,老马坐着飞机回到了县里。县里的小车把老马接进了一家不错的饭店。巨大的圆桌,老马坐的是主位。几位领导给老马接风,他一扫疲倦,甚至还哼起了调调。

酒过三巡,老马的伯乐牛国清开始给老马“扒短”。牛国清是桦南县广播电视局的局长,从小认识老马,是他连哄带逼地把老马送上了黑龙江省电视台《咱村也有文艺人》的舞台。老马超爆的人气,送他走过央视《星光大道》,来到了春节晚会的舞台。

牛国清跟老马喝了一口儿,满脸笑意。“以前我请老马喝顿酒,老马得高兴好多天。现在,春晚排练,吃饭的时候,郭达和蔡明中间一定是老马。老马往那儿一坐,蔡明就给点烟。还得是中华软包吧?”众人几乎喷饭,老马憋着笑,脸上还带着小得意。

牛国清继续扒短,“老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别看他朴实,他也有农民的小狡猾。”春晚排练,老马嗓子上火说不出话,要求打个“飞的”回屯里输液,反正路费能报销。什么高级病,非得屯里的赤脚医生才能治?老马说,北京的医院不给他下猛药,他怕耽误排练。

春晚排练,领导来慰问,合影留念的时候,老马非要帮赵本山拿着帽子。“老马是想给赵本山溜须拍马!”等领导过来跟老马握手的时候,老马的手里有个帽子,只能把帽子从右手挪到左手。耽误的工夫,一张照片诞生了:领导伸出大手,大老远地奔老马过来,老马矜矜持持,搭出一只小手。

“赵本山把帽子放地上了。人多,我怕他帽子被人踩了!”老马的脸微红,不知是酒醉还是害羞。

老马家的炕头

春晚之后,老马没歇几天就到各地做节目,老马的家里,也是生面孔多,脸熟的入少。

老马住东屋,儿子马石头一家住在西屋。马石头的房间是玻璃拉门,洁白的组合柜,宽大的双人床,床头还挂着婚纱照。老马说:“他们来俺家录像的时候,都不敢拍这屋,怕人家觉得不是纯农民。”老马在电视机里频频露脸,家里也出现不少扛着摄像机、拿着录音笔的人。

老马还是穿着那件小立领盘扣的藏蓝色褂子。150块钱,在县里做的。出名以后,有人问他怎么总穿一件衣服,显得寒酸。老马说,我就是农民,穿西服扛麻袋,那玩意儿能行吗?

脱了鞋、上了炕,老马家的炕头还挺热乎。“我以为元宵节晚会跟春节晚会一样,是现场直播呢。等我下了飞机,人家把节目都录完了。全国观众选了你,你没去,人家还以为老马怎么回事呢。上老火了,胆囊炎都犯了。”老马懊恼。

老马家组合柜里摆放着“2009年春节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歌舞类二等奖的金牛奖杯,他说先把奖杯放这里显摆几天,等过几天人少了,就要藏在储物窖里。大伙都觉得老马朴实又随和,成了名人,还是没得瑟。老马说,啥时候自己都是地道的农民,有句老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

“三月中旬我就要扣大棚了。到时候我就在家侍弄地,哪儿也不去了。”老马说,土地就像自己侍弄的孩子,这么多年,不能把孩子扔了,自己乐去。

屁股还没坐热,屯里的赤脚医生背着小药箱来了。因他老伴姓马,老马家的孩子都叫他“二姑父”。这就是老马从北京打“飞的”投奔的大夫。老马夸他是附近“东西二屯”最有名的大夫,北京的大夫7天治不好的病,二姑父3天就能治好。

二姑父进门倚着炕沿坐下,“开春、秋天、农忙的时候上火了就得输液。青霉素,160万单位的,我一次给他输8支。北京的大夫,不敢。农民只要求快点好。这个小屯,我来了40多年,也没有过一个人代表郎家屯走出去。全村人,都高兴。”

邻居家的歌声

马石头到邻居程大叔家串个门。老程40多年前从辽宁来到郎家屯。当年的北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北大仓。他家的房门依然朝里开。早些年雪下得大,朝外开门,是推不开的。大雪淹没了房屋,人们需要用锹挖个雪洞爬出去。

老程家的麻将刚散伙,老程就躺在炕上唱起了《难忘今宵》。因为要看老马,一向早睡的老程把春晚全看下来了,觉得最后一首歌好听,就凭着记忆喊几嗓子。

冬天,农村的生活很单调。看电视,打麻将,喝酒,成了常态。老程说,“我也会唱《红灯记》《上甘岭》的插曲,那些老歌,连着唱三四个小时也不带停的。躺炕上睡不着觉,干什么去?就想过去的歌。”

老程追忆了很多过去,关于样板戏、忠字舞、挣工分……他说,几千年了,头一回,农民的税减了、费免了,老马也上春晚了。可是老马老了,逐渐奔向夕阳红了。“老马再唱,也不能上外国唱歌去。”

村长家的唠嗑

老马出名了,村长的电话也跟着火了。有几封寄给老马的信,村长郑重地交给了马石头。

老马是全屯全县的话题人物,屯里人每天换着频道找有老马的节目。刚看完中央台的春晚《幕后》,又盼着晚上8点半的《艺术人生》。

村长说,老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能上春晚太不容易了。他是中国9亿农民的代表,老马节目的收视率高,那是因为老马的市场大。

一位大姐倚在窗台边,边笑边学孩子在学校的趣事儿。“俺家孩子的同学在班上显摆,上春晚的老马是俺们屯子的人。俺家孩子当时就急了:你们屯子的?那正经是俺们屯子的人!”

因为是老马屯子的人,张家大哥抽过别人敬来的烟,许家弟弟在外打工喝过老板请吃的酒。马石头在县里吃饭,偶遇四位老师在酒桌上谈老马,他替老爸敬杯酒,老师惊讶得直问,你真是老马的儿子?马石头拍拍胸脯,“如假,我就包换!”按他的话说,老师,那就算城里人。他们去外地开会,说是桦南老马那旮的,都觉得老骄傲了。

屯里人告诉说,为了节省资源,屯里现在没有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到县里去读书。桦南一中是黑龙江省的重点中学,每年起码能有20个孩子考进北京。问起会不会特意培养孩子唱歌,也跟老马一起上春晚?大伙儿乐了,还是读书长知识最重要。马石头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排练厅的聚会

老马的mp4烧了。为了下载歌曲,他带着自己的助理——小闺女小鱼儿,来到了桦南县广播电视局。除了老马和少数人,没有人知道一个农民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了春晚。《咱村也有文艺人》选拔时,老马被省里“大长头发的导演”毙掉了。他站在台上唱歌,手不知往哪儿放,眼不知往哪儿瞅。台里的人也都劝当时给老马辅导的李春涛主任:“别让老马唱歌了,你还是让他回家种地吧。”

老马是有脸面的人,自己回了家,又被牛国清局长请了回来。就在广播电视局的排练厅舞台上,老马第一次蹲在地上动情地哭了。19年没上台唱过歌,这回找到了自信,可以敞开嗓子唱了。老马唱出了自信,也唱出了天冷人热乎的关东情。

为配合电视台拍摄,四位在《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给老马助演的本地农民来到了久违的排练厅。一个大胡子,两个秧歌队打头的,还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农民种田的歌舞,热闹开场了——鸡叫、伸懒腰、起床,下地……加上老马,五个人开始在舞台上回想舞蹈动作。所有人都夹杂着喜悦,这跟当初那会儿排练的劲头,不一样。

“哗啦啦的黄河水……”清亮的嗓音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一个年轻人的身上。他叫赫英春,27岁,也是老马的助演之一。小赫爱唱,没事儿就找朋友到县里的歌厅去练歌。被问到跟老马一起去北京演出什么感觉,他腼腆地笑笑:“我骄傲啊!”

大甸子的盼望

老马家的100多亩水田,距屯子有十几里地。冬天被雪封住,进不去。春天化了雪,大甸子里都是水,种子、化肥和竹坯子要靠人背进去。

说到种田,老马来了兴致。稻田里一片积雪,收割过的稻茬露在外面。老马蹲在地上拣起一根稻穗,握在手里。

春晚以后,有人传县里奖励了老马40万,还有人说是60万。传的数目越来越大,老马不解释。“我只想要一台康拜。”老马嘴里的“康拜(因)”,就是联合收割机。现在种地机械化了,有下籽机、插秧机、铲土机,就差一个联合收割机。

这个梦想,老马从《咱村也有文艺人》说到《星光大道》,又带到春节晚会,几乎人人皆知。当地的农机具厂还特意给老马家送来了有“康拜”照片的日历牌。老马说,春天都生产犁杖,等到秋收的时候,就能在翻滚的稻浪里看到他的“康拜”了。

大甸子里没人家,没遮挡,只有青青的稻苗和劳作的老马。老马白天在旬里挖地,晚上听水鸭子刷刷地飞,蛤蟆咕呱地叫。早些年甸子里还有很多野鸭蛋,现在越来越少了。

谁都有烦恼,舌头和牙也有干仗的时候。老马坐在地樯子上(窝棚里),拿着大葱大酱,一边喝着酒,一边咧咧咧地唱开去。一首歌唱完,就乐呵呵地睡了。第二天起来,照样的种地干活。老马说,春天插完秧还要住进地边的窝棚里,一直唱到秋收。

广场上的思索

桦南县城有个文化广场。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让广场上鲜见行人。听说老马在这里演出的时候,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不光是老马,当地爱好文艺的农民,都可以来一展歌喉。唱得棒也好,唱得孬也罢,大家伙儿的掌声,决不吝啬。

与广场热闹的景象相反,“送电影下乡”之类的文化活动却很少有人参加。农民家家都有电视,“谁愿意为个免费电影,还欠你好大人情。”老乡说,这些年送下乡的东西够多了,什么时候也能让俺们往城里送点东西显摆显摆呢?

曾经的老马,沉默在田间地头。只有拿起锹把,四下无人的时候,才能唱歌给飞起的野鸭、青葱的稻苗。

一个不大的舞台,给了老马无穷的自信,不管是耕作的田间还是家里的炕头,不管是县城的广场还是春晚的现场。老马火了,带起了全国农民的精气神儿。农民上春晚,不会再是“连梦都做不到”的事儿。

老百姓一边鼓掌一边琢磨:老马不识谱、指挥跟不上,也不会成为歌唱家。“为什么老马这么有人气儿,全国的观众都喜欢?”

思来想去,还是老马自信快乐的农民形象“太招人稀罕”。

猜你喜欢

老马农民
耕牛和农民
老马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老马的三个愿望
读者之窗
集体情书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保持一颗童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