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

2009-06-11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学生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2009年,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一次,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作专题部署,会议出台七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帮扶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政府表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已相当务实,“先就业后择业”,薪酬预期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求职现象。那么,就业为何还这么难呢?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须着力于根本

文/李龙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吹袭之下,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比以往要严峻许多。据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2009年大学生的失业率将超过12%。而在今年毕业的560万大学生中,到年底估计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到年底都找不到工作,这无疑是令人揪心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举家背债念完大学,却不能就业挣钱,其经济压力非比一般。然而,工作岗位不能凭空创造,在金融危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但不能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减少之势,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通道。在高校的年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雇用毕业生,采取研究助理、研究助手的方式,让他们留在学校,一方面完成学校科研,增加自身技能,另一方面减少社会负担和压力,就是一个对策。

八成大学生

愿意降低薪酬预期

文/徐敏

全球金融危机给2009届大学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近日一项面向20所高校,1300多名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八成大学生首次求职时愿降低薪酬标准或“随机应变”。

在目前形势下,对薪酬的期望,本科生集中在月薪1501元~3000元,高职生集中在1001元~2500元,硕士生集中在3001元~4000元。这一价位,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08年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比较接近。

20%的学生明确表示,愿意下调薪酬期望值,其中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因为这一群体离“寒潮”最近,而且他们对薪酬期望值的跨度和弹性也较大。持“随机应变”态度的,约占60%。他们表示,将在求职中努力寻求薪资、福利、发展机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硕士生主要表现出两种就业意愿:一部分热门专业、掌握高新技术的学生,对就业充满信心,仍然“待价而沽”;另一部分学生读的专业较一般,缺乏竞争优势,愿意“降价”换取就业机会。

尽管就业压力大,但大学生对就业仍然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学生的求职期望值“弹性”较大,能够根据环境与形势变化而改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种“弹性”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就业,

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

文/南方

目前来看,围绕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行动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向城乡基层就业,其中包括从去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二是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其余侧重稳定就业规模、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服务、提供困难援助等。这些举措及时而且必要,也相应地提出了两个难题,可称为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廓清二者或许更能增进认识。

所谓观念之争,可从大学生下基层说起。因循过去的就业指导思路,高校往往把大学生对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畏缩视为观念不正确,相应地,就是希望转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岗位就业。事实上,在人才流动早已实现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观念本身也是双向塑造的产物,任何一方的一厢情愿,都不可能是市场协商选择的结果。

所谓结构之困,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整体来解析。早有论者指出,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就此二者论,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还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举措,但应该将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过于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因素,轻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结构调整,将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

留校能解决多少大学生就业

文/姜海燕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在“如临大敌”的紧张形势下,也需冷静心态。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仍需从结构和周期两方面反思,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否也需兼顾短期与长期效应、分清微观与宏观之别?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认为,采取助研方式将大学生留在校内,只适合部分科研项目较多的学校,不可推广,对学生的长期就业也并非好事。他说,以助研的方式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分清微观和宏观的不同。就微观而言,这样的做法可能只适合某些科研项目比较多的学校,由于科研项目暂时缺乏人手,让大学生毕业之后,跟着项目做一些工作,这样是很有意义的,也可以解决部分同学的就业。但是,就宏观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可推广的做法。因为这样的高校在全国是非常少的,这种做法只具有个体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而且,他指出,这对于大学生的长期就业,也是没有好处的。

他指出,在中国西部或者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很多岗位需要大学生。但是,大学生,特别是北大、清华这类学校的学生,不愿意去这些地区。当然,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前两年已有所不同,“原来像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学生,连省会城市都不愿意去,除出国外,集中选择去北京、上海和广东”。他呼吁,学生需要调整认识,调整就业期望,至少应该将眼光扩大到省会城市。

前段时间,教育部扩招了研究生,卢晓东认为这对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益的举措。在经济略微迟缓的情况下,能够让学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沉淀”,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应该进一步调整第二学位的学位制度,让本科进修完想更换专业的同学,能够有更多选择。

“读书无用论”不能再回潮

文/新华

不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不然,读书无用论就又回来了!”一位广州网友对目前的就业现状非常不满。山东东营一位网友则大声疾呼:“‘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年代不能重现了……”

北京一位高中教师也感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我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的学生该怎么办?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上课补课,睡眠严重不足,为的是考上大学,但是大学毕业又怎么样?”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大难题,一位山东网友出谋划策:“我国在20年前就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就是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先给予大学生第一次就业的公平机会。然后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和磨炼,优胜劣汰。”

广东高校一位专业人士指出,网友的“建议”有些武断,但至少,目前到了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给愿意到基层、艰苦地方去的毕业生以薪酬和生活补贴,算是有效方法之一。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去基层、去农村,就因为那里不仅艰苦,而且待遇太低、太落后。“基层工作并没有什么,关键社会不公平,越是艰苦的地方待遇应该越好才对啊,可事实上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没有发展前途。”一位湖南网友如是说。

河南一位大学生村官则现身说法:“在基层工作,我感觉不仅把专业知识忘了,而且其他方面也都落后了。”

一位西安网友的话可谓直截了当:“如果农村偏远地区薪水是城市补贴的两倍,我看肯定有人去。”

一位北京网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军队的人员工资要比城市的同级别人员高许多,现在应该大幅度提高基层人员的工资待遇。”

“政策是好,关键在落实!”一位四川网友落脚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大学生欢呼的同时,最关注的还是相关部门下一步的实际行动,比如给哪些岗位补贴、补多少、由哪些部门发放等。

80年代大学生的职场尴尬

文/老李

尴尬一: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

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

尴尬二: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X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尴尬三:千辛万苦进了外商独资企业当白领,还是世界五百强,才发现原来中国现在遍地是外企,500强有499家都在中国有分号。干白领的活承受巨大压力,天天加班挣得比民工又多不了多少。

尴尬四:福利分房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住房公积金少得可怜,又赶上无耻之徒遍地炒房,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才发现如果不吃不喝睡大街穿麻袋一年攒的钱才能买四五平方米住房,贷款住进新房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要还20年的贷款啊!

尴尬五:他们说计划经济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说要普及素质教育,结果我们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刚摸到皮毛却连皮毛都不知道。一旦参加工作发现原来在学校里什么都没有学到,得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上这个班去考那个证。班上完了,证也考到了,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尴尬六:闯荡社会若干年发现一事无成一钱未赚一权未谋,迫不得已重新拾起书本泡在这个考前冲刺那个精华笔记这个制胜宝典那个某某密题中,希望能够再去学校混个更高一点的文凭出来好混日子。

尴尬七: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呢?20年前,“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15年前“太阳是我们的,太阳是我们的,月亮……”,10年前“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8年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现在“我闭上眼睛就成天黑”。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