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险者,追求痛快淋漓的滋味

2009-06-11周俊根

初中生学习·低 2009年5期
关键词:奥斯曼山地车攀岩

周俊根

探险,是明知有危险仍主动去探究的自我冒险行为。但是对于探险者来说,发自内心的无与伦比的痛快,才是探险的真正意艾所在吧!没有尝试过探险,谁又能对探险的意义妄加评论呢?没有感受过那痛快淋漓的滋味,谁又能断言那种痛快算不了什么呢?

文一舞在悬崖边上的生命之花

马德民

他的名字叫丹·奥斯曼,既是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也是世界攀岩运动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发明了一项名为蹦绳的惊险运动,并因此声名四起。丹将自己系于一根固定在他物上的绳索的另一端,无惧于前方未知的死亡,横空奋力跃下,感受急速冲击带来的快感。看见过丹一展身手的人无不充满激动、惊讶,并且深受鼓舞。1998年11月23日,丹在进行他所热爱的运动时,不幸身亡。

丹:我喜欢各种刺激体验,我作自由降落,是因为只有这种运动能让我体会到最纯粹的刺激,是集合各种刺激之最。

朋友:丹是个热情奔放的人,他充满创意,勇敢并且精力充沛,对使用装备有系统、专业而精准的技术知识,对尝试的每个挑战性动作,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把握好。

他花了很多工夫在改进自己世界一流的技术上。他在攀岩和索具装备方面具备精准的知识,深受欢迎。他训练过精锐的美国海军海豹特战队,教导安全人员如何攀爬建筑物。然而,不管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与女儿埃玛共享天伦之乐。在不想埃玛的时候,他全力以赴地创造出了3项蹦绳的新世界纪录。他曾经跃下过60米深的峡谷、100米高的悬崖。以及令人惊骇的高达200米的桥。

丹:我所作的自由降落,与蹦极跳相比,区别在于蹦极跳用的是长长的橡皮绳,会发出“嘣”的声音,然后再让你慢慢减速。而蹦绳用的是尼龙绳,它会让你一路降到底,受撞前才猛然停住。

丹因为自由降落赢得了声誉,但他并未就此有所松懈。他还是第一个在急流瀑布中攀爬而上的人,他顽强地战胜了急流怒涛以及近乎冰点的水温,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丹:我喜欢发明新运动,那样我就可以去做别人从不曾做过的事。没人相信我会成功,直到我活着回来,面带微笑。

丹总是在寻求着新方法,为刺激度推波助澜,他喜欢FreeSolo。

朋友:我所见过丹做过的最大胆的事之一就是Free Solo。他攀的都是陡峭异常的崖壁。他挂在崖壁上,只靠手指和脚趾着力。这些崖壁太险峻了,一旦开始爬就无法回头,不成功便成仁。

像以往一样,他最终征服了这项运动,并成为世界顶级的徒手攀岩者。但这对他来说还不够,他必须想办法把自己推向新的极限边缘,最后他如愿以偿了。他增加了一个致命因素——速度。于是他又成为了速度Free Solo第一人。

朋友:最后一天看见丹的时候,我说,够了,停一停吧。收拾好你的装备,让它们也好好地休息一下。多陪陪女儿,享受享受生活吧!

从前,人们问他是否有遗愿,他常回答“没有”。他毕生只有一个心愿:接近并体验生命极限、恐惧与快乐边缘的一切滋味。

文二挑战“死亡之路”

佚名

请打开搜索器,采用英文设置,在关键词栏内输入下面的句子:world's most dangerousroad(世界上最危险的路)。看到结果了吗?对,我要讲的就是那条路——南美洲玻利维亚境内的北永加斯道,从安第斯高山环抱的首都拉帕斯通到亚马逊盆地边缘的小城科罗里克,拥有“世界上最危险的路”头衔的那条山路。

在直立的峭壁上开凿出来的这条山路,联系了首都拉帕斯与低地间的陆地,也是从巴西到太平洋沿岸的必经之路。最高点海拔4800米,位于距离拉帕斯22公里处的克摩罗湖,最低点海拔1200米,位于科罗里克11公里处的尤罗萨。从克摩罗到尤罗萨,全长64公里山路,落差竟达3500米,是同类路中的世界纪录。然而,路面的高倾斜度只是增加了危险系数,还不足以使它获得“世界上最危险的路”的称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恶劣的行车条件:在近3600米极其狭窄的v字形弯道上穿行,下面是800米的深渊。这条路上几乎每两周就有一起交通事故,每年大约有200人会丧生在这条路上。对于世界上每个乘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危险的一条路,很容易就会危及生命。

山路形如一条附在安第斯大山表面的长蛇。安第斯山脉南北走向,位于南美洲内陆西侧。它的西面是浩瀚的太平洋,东面是无际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从海拔高度气候分层来看,山脉顶端到山下面的雨林区大致可以分3个层次:常年低温但日照充足的高地层。雾气弥蒙的中段云林层,而后是构成地球上最大物种宝库的低地雨林层。这条山路的前20公里左右是高地层,其后40公里左右是云林层,最后结束于雨林层的边缘。

最危险的区域是进入云林层不久后30多公里长的路段。这段路千回百转,常年烟雨蒙蒙,路滑坡陡,路面凹凸不平。安第斯山体在山路下行线的左右两侧,都是1000米深的悬崖路面,最狭窄的地方只有3米左右。路上有少许地段山体岩石凸出向左倾斜,要塌方的样子。路途中有两处,高山泉水蜿蜒流下,洒落在路面上,激起片片水花,形成一股清流,水流随后横过几米宽的路面,跌下左侧的悬崖,消逝在雾气笼罩的绿色之中。

然而,对于长途跋涉来到玻利维亚的人们来说,隐藏在所有这些令人心惊胆战的数据后面的,却是一个更大更吸引人的事实:这条背上了最危险恶名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异常美丽的路,一条险象环生但气象万千的路。从连绵巍峨的安第斯冰原高峰,直下漫无边际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这条穿行于云雾之中的山路记录了南美大陆亿万年的变迁。它所经过地区千变万化的地质地貌,和在不同气候层影响下的植被物种,共同构成了极为罕见的独特风光。

1998年。第一批山地自行车爱好者挑战了这条“死亡之路”。此后lO年间,共有11人丧命于此。寻求新鲜刺激的探险爱好者们,找到了新的乐趣。骑山地车走下最危险的路,已经成为玻利维亚最热门的探险项目之一,每年都有数以千计从16岁到60岁的山地车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一睹险峰幽谷的风采。

比较阅读

文体和内容比较。文一是一篇传记性质的文章,所介绍的对象是一个人——丹·奥斯曼——世界攀岩运动领域的传奇人物。他喜欢各种刺激的体验运动,也喜欢发明新的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他的思想和行为或许难为常人所接受,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喜欢探险的人眼里,丹·奥斯曼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文二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所介绍的对象是一条路一南美洲玻利维亚境内的北永加斯道——山地自行车爱好者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死亡之路”,尽管它所展现出来的所有数据都足以令人心惊胆战,但“每年仍有数以千计从16岁到60岁的山地车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一睹险峰幽谷的风采”。

结构比较。两文的结构都较为独特。文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对话形式行文。一方面借丹·奥斯曼的话来表达其对探险运动的认识和痴迷,一方面借“朋友”之口对丹·奥斯曼及其传奇的一生进行评价,两者结合,使丹·奥斯曼这一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文二先用网络搜

索的形式引出文章所要介绍的主角——“死亡之路”,接下来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这条路的危险性,然后再揭开这条路更大吏吸引人的原因——极为罕见的独特风光,最后以“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从16岁到60岁的山地车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一睹险峰幽谷的风采”收束,以突显这条路的魅力所在。可谓层层递进,深入揭示,全文说明严谨、条理清晰。

标题比较。文一的标题“舞在悬崖边上的生命之花”是对世界攀岩运动的传奇人物丹,奥斯曼的,蹦豪比喻,很生动,很准确,又不乏美感。文二的标题“挑战‘死亡之路”,则以简洁的语言,牢牢抓住了这条路险峻奇绝的特点,并设置了悬念,有效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这样的介绍性文章来说,如此拟题能够有效地弥补说明文体的枯燥呆板,值得借鉴。

总之,这两篇以“探险”为主题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探险运动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在写作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可借鉴之处,读之有所收获。

阅读训练

1两篇文章介绍的对象有何不同?

2文一在结构上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3文二开头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文一对丹·奥斯曼作简要介绍。

5请概括文二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6“探险,是明知有危险仍主动去探究的自我冒险行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去做探险运动呢?请根据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生活感悟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文一介绍的是一个人一世界攀岩运动的传奇人物丹·奥斯曼。文二介绍的是一条路——堪称“死亡之路”的南美洲玻利维亚境内的北永加斯道。

2以对话形式行文。一方面借丹·奥斯曼的话来表达其对探险运动的认识和痴迷,一方面借“朋友”之口对丹·奥斯曼及其传奇的一生进行评价。两者结合,使丹,奥斯曼这一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3用网络搜索的形式引出所要介绍的内容,从而引起下文。

4丹·奥斯曼喜欢各种刺激的体验运动,也喜欢发明新的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他的思想和行为或许难为常人所接受,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喜欢探险的人眼里。丹·奥斯曼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5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山地车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一睹险峰幽谷的风采。

6开放题,表达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略。

(指导教师/周饺根)

编辑申冬梅

猜你喜欢

奥斯曼山地车攀岩
攀岩、轮滑……让我们一起运动吧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4款山地车脚蹬的测评报告
千里达轻量化山地车双雄——X-TREME极限X1&极限X7
奥斯曼的巴黎
波兰市场由山地车向城市自行车转移
攀岩
拜占庭帝国残喘两百年得益于蒙古西进
UCI山地车马拉松世锦赛:库哈维完成全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