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梦千年的永恒之城

2009-06-11张楠希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5期
关键词:庞贝火山灰火山

张楠希

废墟,是于过去死亡、于当下存活的历史。

1000多年前的庞贝古城,在刹那中死亡,却又在电光石火间不无精致地凝固住历史。它的本身,就成为了一门最悲凉的哲学。我们该记住庞贝的忌日,公元79年8月24日。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庞贝用了不长不短的几百年时间,从依托于地中海天然良港的小渔村。逐渐发展为仅次于意大利古罗马的第二大城。有趣的是。这个时间段,正和古罗马从启蒙意义的埃特鲁斯坎文明走向罗马文明并最终达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重合。

希腊以北。罗马城以南。西西里群岛以东,是庞贝古城的大致坐标。那时的庞贝城内有着神奇的太阳神庙、恢宏的大剧院、灵验的巫师堂以及新奇的蒸汽浴室和众多的商铺,这一切吸引着地中海周边城邦的富商和贵族,使之成为了商贾云集之地。除了谷物和蔬菜,昔日的庞贝城内还种着一排排的葡萄和油橄榄,成片的无花果和迷迭香。于是惊喜,原来除了商贾繁华气,美酒、温泉、迷迭香,昔时的庞贝,这神奇之城,还有着如此这般的风雅情怀。

是庞贝人们脚下无比肥沃的土地成就了他们的文明。这慷慨恩赐的实质是一座火山堆积了几百年的火山灰。它坐落在庞贝城以北,海拔1280米。它叫做维苏威。在源源不断、安静低调地为庞贝城提供肥沃土地几百年之后,不知是什么引发了它的暴脾气。8月23日深夜起,它18个小时的爆发摧毁了在它自己庇护下成长起来的文明。这摧毁毫无吝惜,毫无心疼,毫无保留。那些竞技场、歌剧院、小酒吧,那些雕像、画作、黄金、珠宝,那些诗人、先哲、官员、百姓,一切的一切,统统成为了它发脾气的牺牲品。

文明毁灭得如此轻易和彻底。理由还如此不成体统,这让人怎么能不无能为力地感叹,感叹艺术和科学、哲学和信仰,这些人类文明太脆弱。而它们的脆弱和它们的高尚一样,都是因为它们的基点是人类,所以它们就可以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因为一座火山的坏脾气而迅速破灭,甚至没有恐惧和缅怀的时间。

维苏威火山,恩赐最终以毁灭作为终结。

能有幸看见庞贝城还是要感谢历史的机缘巧合。1748年,一具被火山灰包裹的人体残骸点燃了考古学家们的探索欲。厚厚的火山岩屑于是被层层剥离,时间的断面一层一层重见天日。考古学家们离秘密越来越接近。他们接力般一代一代地发掘,历经百年。然后注视着一座城一点点出土、还原。最终完整地呈现出一千多年前的样子。源于这里的任何一件小小的物件都足以称得上是奇迹。曼何况眼前的是一座城,一整座城!

别墅、商铺、仓库、剧场、面包房、斗兽场、温泉澡堂、贸易市场……古民居地面的玻璃、马赛克图案仍旧精美,街口流泉石槽与兽形龙头甚至至今还流着汩汩清泉,这一切代表了古罗马人智慧的建设让人惊叹。但是,除了这些,最让挖掘者动容的还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们,他们和他们的城市一道,用瞬间的死亡换来了永世的恒久。他们的身体,最终成为了作品。

参与发掘庞贝城的历史学家瓦尼奥说:“那是多么令人惊骇的景象啊!许多人在睡梦中死去,也有人在家门口死去,他们高举手臂张口喘着大气;不少人家面包仍在烤炉上。狗还拴在门边的链子上;奴隶们还带着绳索;图书馆架上摆放着草纸做成的书卷,墙上还贴着选举标语。涂写着爱情的词句……”

生命的瞬间陨落实在让人感到悲伤,可是庞贝城的人们,却因着这灭顶之灾把自己精确地保存在一个生命时间点上。所以歌德看过庞贝城后说。没有任何灾难像庞贝的灾难。带给人的是巨大的欢愉。因为这个标本真的太鲜活了,鲜活到还有着生活的气息,灾难那么精准地把时间凝固在了那一刻,让这死亡呈现出这么鲜活的状态。仿佛并不是灾难。只是生活电影按下了暂停键。

庞贝以死亡的形式得到了永生,安然沉睡地下千年。

这沉睡太有气魄,一梦千年。

火山灰上面的世界。没有一刻停止过风云的变幻。叱咤的罗马帝国灭亡了:欧洲结束了奴隶制:中世纪完成了从蒙昧到复兴的使命;近代科学已经开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蓄足力量。然后这时庞贝出土,它还稳稳当当地停留在繁盛的古罗马帝国时代。它穿越千年和人对视,在这一刻,时间和历史的概念突然很可怕地变得模糊。

火山的爆发,成为了这座城的灾难和盛事,它让庞贝成了永恒之城。

庞贝的本身,就是一门哲学,哲学无须解释和参透,如果真的要给今天什么启示的话,我想,那就不妨看看刻在庞贝城出土的银制酒杯上千年前庞贝人智慧的句子:“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猜你喜欢

庞贝火山灰火山
从庞贝遗迹带回文物的女性因遭遇不幸而归还赃物
Discovering “Lamborghini” in Pompeii? 庞贝考古发现“兰博基尼”
有趣的火山图
海底火山
火山
我是火山
摄影欣赏
消失的庞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