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称谓自华山
2009-06-11张兆春
张兆春
黄河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母亲河”,而华山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父亲山”,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详细地知道了。因为华山和黄河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之根”。中华、华夏、华人的“华”都与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华山自古称花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诞生于亿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时期,是由火山熔浆凝固成的一整块花岗石逐渐抬升隆起形成的,自古就以雄峻奇险而著称于天下。华山有五峰,东峰因为是迎日出观黄河之地,故名朝阳峰;南峰是最高峰,因其高顶平坦开阔常吸引迁徙的大雁歇脚,而名落雁峰;西峰因状如洁白的荷花,故云莲花峰;北峰地势最低,常常云雾缭绕,好像云海筑起的高台,故唤云台峰;矗立在中间像花蕊一样的是中峰,传说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的女儿修道成仙的地方,所以叫玉女峰。华山五峰相连,其状像一朵圣洁之花,如李白诗云“石作莲花云作台”,所以早在远古时代就被我们的祖先命名为“花山”。而仓颉摹万物创造象形文字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断演变以适应表意的需要,其中“花”字推演形成了“华”字,“花山”也由“华山”取代而流传至今,也使其花山的本意被人渐渐淡忘。
中花二山孕中华。“中华”何以得名?有几种说法,如“中”为中央,“华”为繁盛的说法,但我更相信缘于远古时期的“中条山”和“华(花)山”的组合这一说法。“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宙作为不停聚裂演变的天体,其爆炸诞生、碰撞成长等运动就一直未停歇。作为孕育美妙生命的地球,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受宇宙剧变和自身运动的影响,其所受的灾祸也一直未断,科学证据表明,近两千年来是宇宙和地球最为平静的青年时期。
2004年,科学家发现了上古时代我国北方遭受了大规模陨石雨洗礼的证据,而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反映的就是此时期的情景。上古时期,随着天体引力的巨大变化,汹涌的海水曾一直倒灌至太行山下,九州大地可谓汪洋一片,曾经灿烂的河姆渡文明、良渚古国等史前文明,被淹没地下六七千年之久。
同样,花山耸立的关中平原也未幸免于难。传说,今天山西省永济市的中条山在远古时期是和花山相连的,因洪荒泛滥,二者间的狭缝无法引导肆虐的洪水,天帝命巨灵山神下界解难,只见巨灵神左手朝花山一推(掌印留在华山东峰,所以华山东峰又叫仙掌峰),右脚朝中条一踢(至今中条山西铡还留有巨大的脚印),裂开的黄河水道导引了洪水顺畅东流入海。这虽只是个传说,但针对地壳曾大规模移动扯裂、聚抬的事实,不难想象传说背后的事实基础。而原本居住在中条山、花山脚下的“中华”民族,却因大洪荒与剧烈的地壳运动,被迫隔离黄河两岸生存发展,他们战天斗地、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自然能隔断地理,但隔不断血脉,祖先们仍然牢记着自己部族的名字一“中华”,仍然牢记自己的人种初祖——花胥氏。
人种初祖居花山。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这是因为他统一华夏各族、创建文明社会的缘故。可华夏民族人种意义上的始祖是谁,想必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她就是生活在“花山”脚下的“花胥氏”,是以“花山”为图腾的母系氏族的首领,她的女儿叫女娲、儿子叫伏羲。传说,中华民族最早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妻的生育繁衍(一说女娲攒土造人),所以他们的母亲就被尊为华夏民族人种意义上的始祖。随着“华”字的诞生,“花胥氏”也变成了“华胥氏”。如今,华氏子孙遍天下,劝君祭祀人文初祖——黄帝的同时,不忘顺路祭拜一下我们的人种始祖——华胥氏,距华山100多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世界唯一的华胥陵。
中国首朝日华夏。翻开中国的朝代史,作为第一个朝代的夏朝,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各属国尊夏王为盟主,但各辖其地,各治其民,相当于国中国),其西部边境据说只达到华山,关中诸强(国或部落)是被夏朝防范的。作为西部屏障,夏朝的华山是个“保西垂,佑夏民”的天然武士。因此,夏朝人被称为“华山以东夏朝人”,夏朝被简称“华夏”(华夏说法一)。而由第一个朝代“夏”和人种始袒(也是第一)的“华”组成的“华夏”,就变成了中华神州的另一称谓(华夏说法二)。由此发源,灿烂的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辉煌至今,华夏民族也一直骄傲地屹立在世界之林。
灿烂文明华为峰。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思想观念中,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和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之说。三者互相对应用来解释各种关系。华山自古被尊为西岳,属五行中的“金”和五时中的“秋”。金乃利器。象征险要之地,华山在地势上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屏障;“金”也象征刑法,象征统治,说明华山脚下的关中平原是建立政权实行有效统治的王者之地。“秋”寓果实,五时的“秋”,说明华山周围的八百里秦川是一个风调雨顺、适宜万物生长的风水宝地。所以,我国传说中的两位农神皆发源于此地,一位是神农氏,一位是后稷(二者都生活在今陕西宝鸡地区,所以有学者认为二者为一人)。神农氏大家知道的比较多,这里只说说稷。稷乃周朝的先祖,因培育了黍而得名,是我国北方农耕文明的始祖,是他使北方华夏民族由游牧生存转变为农耕文明。以华山为高峰的八百里秦川,正是因为种植了稷培育的黍禾等农作物,而迅速富足强盛,为周、秦拓疆统一,汉、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和孕育所,成为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建都地。成为中华灿烂文明的顶峰象征。
父亲山、中华之根、西岳,华山除了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正如宋朝宰相寇准诗中所描绘的,华山的险峻、雄伟自古就蜚声海内、名扬天下。它的云山、雾海、峻石、天梯、华山松……一年四季、时时刻刻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奇幻。正所谓五峰九曲百余景,峰峰景景各不同,刚刚还是山上骄阳山下海,瞬间就是细雨遍峦瀑布连;刚刚还是雾锁腰际惊心汗,转眼又是蓝天碧海尽眼畔……华山每时每刻总能给人以惊奇和舒意,正如迈入新世纪给世人创造了一个叉一个振兴奇迹的中华民族。
责任编辑兰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