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2009-06-10侯军
侯 军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是全校人所共有的信念和行为规范的表现。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儒家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创建以人为本、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因材施教观
因材施教实际上是承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高中语文《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四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思想和治国方针也各不相同,孔子针对此给了不同的评价和指教,可谓当代教育的典范。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这个理念,最大可能地让教育深入人心,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又使他们各自成才。一个个有朝气、有活力、充满个性、富有独创的学生不正是我们学校培养的宗旨目标吗?
二、面向全体学生观
当前学校教育已不能再沿袭过去的办学理念,精英教育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剥夺了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如今我们需要人才,更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教育重心必须要下移,关注每个学生的一切。
孔子时学校国办,贵族才享有读书权。他办私学的目的就是让普通人都有受教育权利,都能通过学习而成人。这也和我们现在教育的基本精神一致:关爱每个学生,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也说: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出众的才华,但每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都有可能成为真正伟大的人。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也就是儒家“有教无类”的中心思想,它与当今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学生,更合乎未来发展需要。
三、以德为先观
现在的学生接收新鲜事物较多,思想较活跃,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溺爱,如老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张扬的个性。很容易偏激而造成不良的后果。马加爵、范美忠都很有才,但“德”没有跟上,结果让人寒心。孔子“修已以安人”的意思是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个能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的人。“修己”强调的是德,即坚持有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后世的杰出人物,都把追求真理、保持品德高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以矣”,孟子“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强调德的重要。
德育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何将儒家思想中有益的德育思想用到我们的文化建设中,是领导和每位育人工作者要思考的。在校园中刻一些名人名言,立一些名人的雕像,请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人士、道德模范标兵来讲座,学生不断受到熏陶,道德水平自然会提高。
四、思辨学习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思辨能力的内容。思辨学习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悟”性,悟出道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时,既要能接受,又要能够消化,怎样消化,就要思辨。学习要思辨,不能被动接受,要有主观能动。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了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因此,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学校特别是所有的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思辨学习的观念。
五、“学而不厌”“教学相长”观
现在的中学生受知识无用论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学习,把学习作为负担,体会不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因此,校园文化要大力提倡“学而不厌”,强调“终身学习”,把这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对中国的未来极为重要。二十一世纪,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普通人尚且要终身学习,人才更要终身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新的思维,新的观点。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学而不厌、终身学习者。学生有了这种观点才会终身受用。教与学的双方都是一样,只有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教学的胜利。过去将教师作为长者、传授者,结果是教师往往自居,只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教学,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教学相长”使得教师和学生相处更融洽,效果更明显。韩愈《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更是如此,学生才是时代的主角,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老师可比,老师应该谦虚互学。
总之,儒家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了,我们的学校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深厚的学校中生活和学习,才会更快乐,也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