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插上情境的翅膀

2009-06-10陈光荣顾玉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创设课文

陈光荣 顾玉云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在语文教学当中,创设语文情境,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对音乐的选择,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外,则应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选择与之相通的时代之音。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感觉的通感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朗读课文时,如果恰当地配以灵妙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净化其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如读散文《春》时,选配《春之声》,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读《周庄水韵》时,可配《春江花月夜》,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配上《梁祝》,这样气氛便可和谐统一;读《最后一课》时配《长城谣》,其乐曲悲壮苍凉,而且感情基调、思想内容与文章完全融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古诗文朗读中,读《三峡》时可配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体味其雄伟壮观和凶险秀丽;读《出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用舒缓深沉的古代送别曲《阳关三叠》,渲染真诚依恋的饯别气氛;读《水词歌头·明月几时有》则选用古色古香、婉转悠长、令人遐想的《关山月》,或者直接配《明月几时有》;读《石壕吏》可选《铁蹄下的歌女》,增强诗的凄切感。

由此看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合理地选用音乐,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开发其智力。所以,音乐的巧妙选取、合理使用会成为老师对课堂调控和驾驭的一种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二、理解一品味文本,深入情境,领会感情。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磨破嘴皮,学生们也会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但学生难于体会,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而且,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小抄写员》,通过回忆文章小主人公叙利奥的遭遇,使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又纷纷起来述说父亲对自己的好来,这样让学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从而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化——丰富想象,再现情境,升华感情。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可以澈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如《变色龙》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警官奥楚蔑洛夫从广场走过的样子。处理狗咬人事件穿脱大衣的动作,我请一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学生们为了表演,自然要认真地去研究,对人物的性格仔细地去揣摩。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核舟记》一文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的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活动时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再如小说《孔已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课,也有很好的表演素材。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加快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广大教师应各显神通,让语文课插上情境的翅膀飞翔。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