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泰国
2009-06-10徐俐
徐 俐
光头方脸,虎背熊腰;句子流畅如水,声音略显沙哑;镜头前始终从容镇定、目光如炬——那是王玉国,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近年央视驻海外记者中出镜率最高的记者之一。
这几年泰国总不消停,从2006年军事政变,前总理他信下台流亡海外至今,泰国已经更换了好几任总理。而泰国的政治死结在于,无论谁上台谁执政,反对的声音和行动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每每都是街头政治,游行、集会、包围总理府……让旅游天堂泰国在旅游者心目中变得岌岌可危。更有甚者,就在4月11日,还是因为街头政治,已经抵达泰国的参加东盟系列峰会的各国领导人竟然无法进入会场开会,不得不撤退回国。闹到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开不成,泰国赫然开了先例,人们在惊讶之余,也不得不想,泰国到底怎么了?
通过这两年的持续报道,和为了完成报道而进行的各种准备,我对泰国的政治局势,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表面可见的“红”、“黄”对峙之下,是泰国贫富差距、城乡对立的格局。报道中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去年年底“黄衫军”长时间占领机场,搅得泰国旅游业一片萧条。那段时间,每天直播前都猜测着泰国军方何时会出动军队,驱散示威者,恢复秩序。结果,军方按兵不动,最高法院却连续宣布两任总理沙马和颂猜违宪,其所属的人民力量党也被解散。到那时,泰国政治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国家机器与城市中富裕的精英阶层结盟,共同对付主要生活在乡村的草根阶层。
而且这种“对付”,几乎是不择手段。在议会里能取胜时,就以民主的名义对付;议会里失去了多数,就用政变对付;政变太频不太好看,就用街头游行的民粹方式对付;街头示威还不足以取胜,就让最高法院出面,用法律的名义对付;万一这些手段全部用尽,还有军队可以用来对付。上次“黄衫军”闹到天翻地覆,军队按兵不动,其实就是用不作为的方式“对付”了代表草根利益的总理。这次“红衫军”远没有闹到“黄衫军”那么大动静,军队便全力以赴,则是用武力来了一次直接的对付。过去和朋友议论中国的民主前景,总以为民主的最大障碍,可能是基层百姓“不会”民主。可泰国的现实,却是最主张民主的精英在践踏着民主。于是和一位朋友玩笑:哪天真实行了民主,你只有一票。到时别学着泰国精英的样子上街游行哦。
而对于王玉国来说,无论是黄衫军还是红衫军,只要他们一方走上街头,就是他最忙碌的日子。作为总部,我们需要他在拍片采访的同时,每天还要做数次视频连线,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王玉国总要不间断地出现在镜头前。
前天(4月13日)的泰国新闻被同事称为“新闻大片儿”,因为镜头中充满了汽车猛烈相撞燃烧、军队荷枪实弹整体开进、子弹嘭嘭密集作响的激烈画面。我有些担心一直在街头采访的王玉国,后来看到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的博客,她说她在现场看到的场景,远没有镜头拍出来的那般惊险刺激,除了极个别的局部冲突,相对于那样规模的群众集会和对抗,现场已经是非常平静和有序的了。哦,我忘了,无论是美还是丑,镜头总是放大一切。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提供佐证,去年黄衫军街头集会,我曾经在节目开始前,与王玉国沟通的时候问他:你个人安全吗?因为从镜头里看到的曼谷,到处都被黄衫军占领:总理府,内政部,机场,等等。总理无处办公,游客无法回家,一片混乱,民众的生活能不受到影响吗?王玉国说,这个问题在节目中别问了,因为除了你们看到的那几处地方,老百姓的生活一切正常,我个人当然也没什么危险,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原来如此。这大概也反映了泰国街头政治的一个特点,永远进行,却从不激烈。
不危险不等于不辛苦,王玉国一副兢兢业业的样子,愈发让人觉得他的劳顿与辛苦。可他又是如此地结实,不管街头抗议进行到何时,不管何时我们需要与他连线,不管一天当中需要多少次,他总是按时按点出现在现场,永远精神饱满,永远对答如流,整体中有细节,细节中见整体,让我这个坐在台上的主播由衷感叹:真是个好记者!
这几年,只要习惯看央视新闻的观众,一定都会记得王玉目的样子:光头方脸,虎背熊腰,声音略显沙哑,疲惫却始终精神抖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泰是友好邻邦,中方衷心希望泰国政局稳定,人民康泰幸福。但愿王玉国能尽快带给大家这样的好消息,而我永远也不必再把这样的句子通过镜头扔给他:玉国,你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