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议新闻报道改进策略
2009-06-10廖志慧
廖志慧
当前,会议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总结经验、部署工作、交流信息、传播思想、宣传产品、阐明立场、建立合作的重要方式,在大众传媒的报道对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定势,会议报道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受众不爱看,妨碍了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西方的会议新闻报道的历史由来已久,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会议新闻报道规范,值得我们去研究,从中学习。
西方会议新闻报道的主要特征
具备信息观念和受众观念。下工夫挖掘出会议中的新闻。西方对会议报道的研究和实践运作,已形成规律性的共识。即会议新闻就是抓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加以报道,不计较会议程式和会议的规模问题,不去刻意隆重地报道所谓重大的会议新闻。当然,这也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新闻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西方新闻界自诩为与行政、立法、司法并列的第四权力,他们把行使环境监测、进行舆论监督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他们在报道会议新闻时,从来不会充当会议发布者的传声筒,而是跳出会议,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事实,以重新检视会议发布的信息。
不受“礼仪化”会议报道模式的限制。以信息系统的固有逻辑建构会议报道。西方媒体会议报道打破了“礼仪化”的会议报道模式,剥掉了会议的陈皮,拂去了信息的泡沫,使得受众一眼便能看出会议到底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他们总是将会议中的重要信息挑选出来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报道。记者不应过分依赖会议举办方提供的信息,而应进行信息的拓展和加工是西方新闻界的共识。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也经常采取“以点触面”的报道方式。即以会议为突破口,全方位、多侧面地剖析重要会议,从会议中提取受众关心的内容。
新闻用语朴实而又不失个性。西方记者报道会议消息,并不是大段大段地摘抄讲话者的讲稿,而是在有新的事实信息出现时才会在文中凸显。同时,他们注意亲临现场,注意会议现场的细节。并在文中穿插现场的小镜头,丰富会议新闻的表现形式。一些成功的会议报道常常在报道中以充满现场感的小镜头作为导语,或在文中穿插一些从现场抓到的活泼的细节,以打破会议报道的沉闷感和模式化,从而大大增强了会议报道的可读性。
另外,西方记者的会议新闻报道,总是以平静的语气叙述新闻事实。控制使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我国记者常用的所谓“强调指出”、“热情洋溢的讲话”等更是西方记者所审慎使用的。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党和国家的许多方针政策出台后,大都要经由会议来传播,会议报道自然成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年来,我国广大受众对会议报道的满意度并不高,而会议报道的改进也成为新闻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总在致力于改进。又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目前,我国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会议报道处于强势地位。过多过滥,格式模式化,语言缺乏生动性。我国现在的报纸特别是党报等主流报纸,会议报道已经突破了其原有范畴,会议越报越多,内容越报越长,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会议报道往往占据报纸的重要版面,在编辑方式上还注重调用各种编辑符号作强势处理,诸如运用多行标题、套红、加黑等以强化视觉冲击力。
会议新闻报道过多过滥带来的另一恶果就是导致了报道的模式化。我国报纸上的会议新闻,经过多年的呼吁和改革,虽然有所改进,但写法上大多呆板、僵滞、模式化,“新闻宣传腔”的味道仍然浓厚,规范有余,个性不足。
传播内容重点偏离,与会领导成为报道主角。我国会议新闻报道的一大弊病就是会议信息选择和传播的重心是会场上的领导人。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言谈话语及其神态、仪态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往往注重渲染和交代的是开会的场面及其程序。而不是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重要信息。此外,会议报道往往大量引用领导讲话,会议本身的内容和特点成了报道的“附属品”。从这样的单一的视角进行的报道,往往重点不突出,缺少价值,套话连篇,宣传效果不好。
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角色定位偏离。对会议报道,在新闻工作者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会议报道太简单了,无外乎开会拿个材料。回报社照材料抄抄弄弄,最后检查一下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有没有漏报,排序有没有错位,一篇会议报道就算完成。通过这样的程序写出的会议新闻,毫无新意和价值。
我国会议新闻报道改进策略
当前,对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进行改革,提高会议报道水平,不但是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也是媒体提高传播效果、提高竞争的需要。西方会议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优势,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
捕捉亮点,巧抓新闻。在会议新闻的报道中,记者应该选择那些有特色,且为广大读者关心的会议,加以认真报道,巧妙地捕捉亮点,抓住新闻。在采访中,要沉入“会海”捉活鱼,跳出会议写会议,以独特的视角,选取独有的事实,写出独到的新闻。对领导的讲话要尽可能精炼,选择重点,突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部分:要善于运用新闻背景材料,增加会议新闻的深度、厚度、广度。
捕捉会议中的新闻,改进会议报道,作者应树立一个新观念,那就是会议报道不一定总是写会议本身。善于捕捉会议中的“花絮”新闻往往更能赢得读者,不仅反映会议,而且深化会议。2009年1月20日湖北日报刊登的《一次艰难的放行》,就是一篇很好的会议新闻。记者在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时,并未程式性的报道省长的讲话和活动,而捕捉到了“一个‘卡壳的问题,由省长亲自过问而放行”的新闻,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打破“礼仪化”的会议报道模式。用朴实客观的语言表述新闻。语言上。要变政治套话为大众语言。传播学认为,接近性是影响受众接受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近性既有传播内容的接近性,也包括传播方式的接近性。记者在会议新闻写作中更应该注意新闻语言的大众化。会议新闻本身政治性强,内容比较严肃,对于报纸而言,读者能够接触到的只有单纯的文字,因此,报纸记者在采写会议新闻时更加要讲究语言文字技巧。一定要摆脱官腔官调,力求通俗生动。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营造一个宽松的宣传舆论环境。改进会议报道是一项牵涉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光靠编辑、记者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上下齐动,给新闻媒体更大的自由空间,努力营造一个改进会议报道的良好环境,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宣传舆论环境,最有效的就是加大对会议报道的宏观调控,自上而下达成共识。2003年3月份,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对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作出严格规定,强调“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抓实抓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无疑是给新闻报道改革一把“尚方宝剑”。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形成制度,抓好落实,要有与之配套的检查和监督的措施及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