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法德向奥巴马争宠

2009-06-09

环球时报 2009-06-09
关键词:萨科齐默克尔奥巴马

●本报驻法国、英国、德国记者 姚蒙 张雨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王跃西 ● 陶短房 陈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8日结束对德国和法国为期两天半的访问返回华盛顿,欧洲媒体却为他吵翻了天。英国媒体称奥巴马在巴黎怠慢了法国总统萨科齐,法国媒体则回击称这是“英国人的挑拨”,意在报复法国未邀请英国女王出席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德国媒体对奥巴马途经德国却不与默克尔在柏林会面不满,但又觉得这样的待遇起码比法国强。这种比着与美国套近乎的争宠情绪逼着奥巴马连续两天公开表态,要求媒体“停止疯狂的臆测”。路透社7日称,奥巴马就像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孩子,大家都想和他交朋友,哪怕一个再细微的举动都可能被认为是种怠慢。一名中国学者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国家向奥巴马争宠似乎已到了有些神经质的地步,从中反映出的是欧洲的不自信。

德法纷纷抱怨受怠慢

有关奥巴马怠慢萨科齐的说法最早来自英国媒体。《泰晤士报》称,萨科齐原本希望把此次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办成他与奥巴马的“双人秀”,但他献上最殷勤的热脸却遇到后者的冷淡回应。奥巴马婉拒了萨科齐邀他一家到爱丽舍宫共进晚餐的邀请,虽然他下榻的美国使馆距离爱丽舍宫仅几码距离,可他周六却有时间带夫人到埃菲尔铁塔旁一家餐馆享受私人时光。萨科齐无法掩饰失望的情绪,但他还是得到了安慰奖——7日在奥巴马离开巴黎后,他终于有机会款待一下奥巴马的夫人和他的女儿们,与她们共进午餐。

《泰晤士报》称,奥巴马在法国共逗留了39个小时,但与萨科齐共进的工作午餐只有20分钟。然而在德国媒体看来,奥巴马对法国已经比对德国好得多。奥巴马在离开中东前往法国途中在德国停留了不到24小时,且拒绝了默克尔提出的访问柏林的邀请,仅在东部城市德累斯顿与默克尔短暂会谈。德国《明镜》周刊题为“陌生的朋友”的文章评论说,奥巴马访德只是“旅行经过”,德国女总理在华盛顿看来只是“碍手碍脚”的人物,奥巴马要在法国过两夜,说明萨科齐的宣传攻势显然更成功。有意思的是,在萨科齐受到怠慢后,德国《图片报》有些幸灾乐祸地说,奥巴马周日有时间参观蓬皮杜艺术中心,看起来很闲,却没有时间留给萨科齐,后者看来对奥巴马的“巴黎秀”一点也不满意,显然是受到了侮辱,与之相比,默克尔的忍耐力显然更强,至少11月9日柏林墙倒塌日,奥巴马可以再次访问德国。

路透社7日称,奥巴马对欧洲的访问显示出法国人和德国人对这位美国总统是否喜欢他们深深的忧虑,奥巴马不得不告诉德国人和法国人,“真的,我真的喜欢你们”。此行让奥巴马意识到自己就像学校中最受欢迎的小孩,谁都想和他交朋友。

据法新社报道,奥巴马在德国和法国先后被问及此次行程安排是否意味他与默克尔及萨科齐的关系存在裂痕。奥巴马则将有关他怠慢欧洲领导人的说法称为“谣言”和“疯狂的臆测”,呼吁媒体不要过于解读他的行程。他在6日与萨科齐共同出席发布会时对媒体表示,“我认为大家必须了解,好朋友之间不会过于在意象征、惯例和礼节”。

欧洲向美国争宠几乎神经质

虽然英国媒体极力渲染法德媒体对与美关系降温的担忧,但在今年3月布朗访美时,英国媒体也曾抱怨布朗受到奥巴马的怠慢。《每日邮报》当时还列出了布朗在美国遭遇的几大冷遇,其中两国第一家庭没聚会和奥巴马回礼太轻都被列入其中。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英、法、德三国已多次被外界认为向美国争宠。就在布朗访美前,英国《卫报》还表示布朗是战胜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成为首位在白宫会见奥巴马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在三国领导人中,萨科齐的情况最为复杂,他一方面在土耳其入欧盟等问题上公然警告奥巴马别插手欧洲事务,一方面又急于和后者套近乎。美联社此前报道说,萨科齐早就期待在诺曼底登陆纪念日获得他的“奥巴马时刻”,这个爱出风头的“美国迷”将奥巴马视为“完美客人”,希望能从奥巴马这位明星客人身上分一些光泽。为确保奥巴马一定出席纪念仪式,萨科齐甚至没有邀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他把所有心思放在奥巴马身上是因为他与其他西方领导人不同——至今都没有受邀访问华盛顿。《泰晤士报》添油加醋地说,奥巴马对萨科齐似早有不满:今年4月,法国媒体曝光萨科齐私下贬损奥巴马在一些问题上“没有经验”,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奥巴马上月会晤一名到访法国部长时告诉对方:“请转告萨科齐,我会做好功课,两个月后我会完全了解气候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欧洲国家争着和奥巴马套近乎,要当美国最好的朋友,甚至到了有些神经质的地步。金灿荣认为,这主要源于欧洲国家的不自信,对美国的心理依赖程度非常高,对美国的举动过于在意所致。

奥巴马不喜欢称兄道弟的游戏

萨科齐不请英国女王出席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在英国国内引发对他“忘恩负义”的指责。英国《每日邮报》称萨科齐“忘记当年的血战盟友,只知道向奥巴马献殷勤”。8日,一些法国媒体认为,英国媒体捅出萨科齐受奥巴马怠慢就是为了报复法国,挑拨法美关系。法国《法语时代》8日文章就认为此事“有英国人极度挑拨的成分在内”。《回声报》称,萨科齐与奥巴马6日已做足了“亲密秀”,奥巴马称萨科齐是“我的私人朋友尼古拉”,萨科齐则高兴地说“也许历史上再不会有哪一个时期法美能像今天这样亲密无间”。

但也有法国媒体认为萨科齐过于乐观。法国著名讽刺杂志《玛丽亚娜》披露,萨科齐和奥巴马的合影是在前者要求下拍摄的。而《巴黎人报》7日在刊登他们握手的照片时配的图片说明是:“千万别告诉他们,他们不是彼此在这世上最好的朋友”。《费加罗报》题为“奥巴马的欧洲,一个一般般的大陆”的文章调侃说:“萨科齐和奥巴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田园诗一般,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亲美的总统似乎赶上了一个对欧洲并不太感兴趣的伙伴。”文章说,美国总统只给了欧洲大陆德法两大国最低的服务,肯尼迪时代美国总统访问巴黎和戴高乐将军起码会谈3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泰晤士报》7日评论文章称,欧洲此次对奥巴马行事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程一就是他习惯与人保持距离。美国麦克拉齐报系称,小布什和克林顿常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表现出亲密的谈话气氛,但奥巴马在此次访问中展现出比他们更高的外交造诣。布什曾说从普京眼中看到了他的灵魂,但最终却大失所望,而奥巴马更为冷静。《泰晤士报》8日称,一些欧洲官员认为奥巴马的冷漠说明他对欧洲缺乏兴趣,但另一些人觉得,他只是不爱像布什那样和别人称兄道弟。法国《星期天》杂志7日称,奥巴马没怠慢萨科齐,他只是拒绝玩亲密的游戏。▲

猜你喜欢

萨科齐默克尔奥巴马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默克尔即将访美
奥巴马“舞剑”
布朗与萨科齐在G20上的“妥协”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