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角色转变
2009-06-08张艳梅
张艳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论述,不仅已经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就是与“启发式”教育理论下的教师作用也已有了很大的区别。第一,教师的地位不再是“主”——既不是“填鸭式”的“主讲”,也不是“启发式”的“主导”,相反,学生是主人,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指针的。第二,教师的作用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为主,教师教了多少知识不再是评价教师优劣的主要指标,学生学了多少知识才更重要。第三,教师被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被要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全新的标准其实更是所有学生和民族未来的要求。中国的教育若想担负民族振兴的重任,就必须重视这些,以及比这些要求更多的对教师角色的新高要求。
教师的新角色表现为,他由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持人和投资人,即教师由一个教的“主导”转化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
《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中对教师的新角色有了更为完善的解释,他说:“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认为教师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导者。请注意,他强调的是“导”,教师仍然是“导”者之一,但不再是“主导”,其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权力和中心是在学生方面。唐晓杰博士在谈到“终身学习时代的学校”时,对教师提出了14条明确的指标,其中两条是 “教师把自己看做是促进者、监测者和榜样而不是知识的分配者”和“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这两条,前一条强调的是教师的“主持人”作用,后一条则强调了教师的“投资人”作用。
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者向学习技术、思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传授者和培养者转变
《学会生存》提出要突破学校教育的狭隘眼界,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并且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提出“学习化社会”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呢?《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创造——我的教育观 》指出:一个基础是“知识爆炸”——“‘爆炸的知识全部涌向教育,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那种仅靠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就够终身享用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了。”另一个基础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家庭、社会中生活,他们从社会交往和大众传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 “学习” 的需求在客观上促使了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
“终身教育”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这两个观念的提出,大大转变了教育的职能,是教育大变革中的一部分,教师角色、作用的转变只不过是水到渠不得不成一个过程,一个结果。
教师角色由考试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评价不同于反馈的根本点是,反馈是检测成绩的提供和分析,而评价则是对人发展需求进行的估量和建议。传统教育也有评价,它更注重于阶段性和下结论,而信息时代的评价则更注重于发展性育人和个性化育人。
首先,教师要重视培养自己高效率的即时性评价能力。所谓即时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对他的学习和教育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进行评价,其目的不是诊断性评价的预测,也不是总结性评价的成绩归纳,而是为了及时调整学生的发展状况。
其次,教师要具备操控开放性评价的能力。所谓开放性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不再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而是凭借网络把评价工作推向社会,使得各个层面的评价者都有发言权,展开公开、公正的评价。
再次,教师要具备双向发展的互动性评价能力。所谓互动性评价,就是师生相互进行评价。学生告诉老师你应该教我什么,应该怎样教我,教师由此改善了教育内容,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发展成了双边受益的事情。
教师角色由学习纪律、道德规范的维护者向情感的凝聚者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者转变
传统的教师当然同时也是德育工作者,信息时代的德育既要强化,又要在完成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更多地把德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人格健全方面。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更强的协作性,而同时,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协作可以使得学习个体和集体双重受益,但协作的基础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个大课题。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情感教育。恩格斯讲过,情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论著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人类在未来若不能同时用情感和法律维护自己的生存质量,那么,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将不是发展,而是退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从最低标准上来讲,情感教育要力求使得学生的情感丰富、真纯、崇高,学习集体有安全感、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