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动画,促幼儿和谐发展
2009-06-08陆琴芳
陆琴芳
动画片具有童趣、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百看不厌、津津乐道。如果我们能善于运用这种声图并茂的工具,将能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一、动画片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动画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在早期阶段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与成人相比,更多地采取同样化、理想化的手段来把握。在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愿望的实现,幼儿可以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动画片正好迎合了幼儿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出翅膀;为了获得胜利,会出现战无不胜的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等。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调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让幼儿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动画片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美育在幼儿期间主要是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创造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的教育,使其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获得全面发展。审美代表着活力和生命,它是有生命的。动画片与审美教育相互交叉、渗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
1.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
由于动画片是根据人的想象设计制作而成的,因此它不受真实事物的限制,可以任意塑造、删减、夸张、变形。因此,可以展开创造性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示、造型表现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使幼儿获得愉悦,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
是否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是衡量一个人审美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动画片从以笔墨纸张为载体发展到以电影电视、电脑软件为载体,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特别是在采用了电脑合成技术的今天,它声画同步、时空合一,使幼儿慢慢从阅读式的文化走入多媒体的文化。许多动画片节奏快、画面优美、富有动感,又有适当的重复,很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今天的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为一体,在较短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幼儿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题鲜明,情感色彩浓厚。
大多数的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邪不胜正”,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而且动画片的情感色彩浓厚,能引导幼儿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通过观看动画片,幼儿可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正确感受,正确感受人际关系中的美,同时学会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并正确地评价美。
三、动画片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口语发展是从具体形象的语言模仿过渡到创造性的语言发展过程。动画片以其连续的故事情节、变换的场地情景、丰富的角色表情、鲜艳的色彩及悦耳的音乐、幽默对话等呈现在幼儿眼前,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这种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符合幼儿的感知规律和特点,能够不断发展幼儿创造性的语言。
1.模仿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内化能力。
教师可利用动画片声图并茂的特点,适时地采用连续观看、重复观看的形式,让幼儿模仿和复述动画片的内容。通过反复观看,及时强化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使幼儿理解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从而充分调动幼儿模仿讲述的积极性。如《天线宝宝》这部动画片,它的内容和形式很适合低龄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会在活动中模仿学习,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2.幼儿讲述积极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动画片又会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性讲述的机会。
在观看动画片时,定格观看、消音观看讲述等指导方法都比较好,能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活跃思维,激发幼儿创造语言的产生。这样既能激发幼儿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提高幼儿语言的创造性。
四、动画片有利于幼儿丰富情感的体验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动画片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哭闹时,播放动画片,很容易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停止哭闹,消除紧张的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等方式获得的。动画片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在动画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动画片中出现的各种角色的情感极易为幼儿所接受,哪怕是一个细微变化都会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表情与动作随着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动画片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同时还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有助于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有弊。动画片泛滥于幼儿的生活,必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动画片,扬长避短,让动画片更好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