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要“五注意”
2009-06-08刘东亚
刘东亚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更加重视从只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现象 描述 “五注意”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除规范实验的基本操作外,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我认为准确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应做到“五注意”:
一、要注意习惯用语的恰当性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如果用词用句不恰当就不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甚至出现笑话。诸如“看到无色无味气体生成”、“闻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观察到有大量的热产生”的实验现象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无色是不可能直接看到或闻到,无味也同样是看不到的,热量的产生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手感受到的。又如把CO2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应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描述为“出现白色沉淀”就不恰当了。在比较性的一些实验中,表述的语言的恰当性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在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空气中预热后燃烧,发出的火焰的焰色与在氧气中的焰色截然不同,在空气中燃烧时现象之一应表述为“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而在氧气中则表述为“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如果都表述为“有蓝色火焰产生”就不正确了,就体现不出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了。另外,表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说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而不能说成“试管口有水生成”,因为眼睛看到的只是状态,需要实验证明才能知道生成物。
二、要注意顺序的合理性
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放出热量,火星四射”,而应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同样,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则应描述为“剧烈燃烧,冒白烟,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又如,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有的学生不注重实验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描述为“试管口有液滴生成,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这是不对的,应表述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液滴生成”。因为学生先看到的是红色物质的产生,然后在试管口看到有液滴产生。还有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更应该注意顺序的合理性。如:把带锈的铁钉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首先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然后是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按照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为“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而有的学生先把“有气泡产生”这一现象表述出来。
三、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在表述实验现象时必须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传递实验信息。若在表述实验现象时用语随便,不加区别,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论。例如常出现的错误有:
1.“烟”和“雾”不分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而“雾”是液体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而不是“白雾”,因为生成的是白色固体微粒。又如,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白雾,是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2.“光”和“焰”不分
“光”一般是指固体颗粒被燃烧的现象,“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燃烧时的现象。例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出现苍白色火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溶解”与“熔化”不分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而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状态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而不能表述为氯化钠“熔化”在水中,反之,氯化钠在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为液态,则应表述为“熔化”。
四、要注意表述应具有的逻辑性
同一实验中,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不能全部表现出来,因此描述实验现象只能依据具体的实验现象,不能凭空想象描述。如我们在描述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现象时,就不能这样描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而应当把其中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部分描述删掉。因为在此实验中我们看不出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这种性质,还需用另外的性质实验来论证。正确的描述则为“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又如,在表述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描述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就不恰当了,应描述为“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为金属镁就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必须强调“一般情况下”,这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五、要注意表述的完整性
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了困难。如描述“锌和盐酸反应”时,明显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气泡生成”,但仅表述这一点是不全面的,还需要注意:“不仅有大量气泡产生,而且锌粒也在不断溶解。”又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时,明显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而忽略了另一点,即“黑色固体不断地溶解”;再如微热法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其方法是:将导气管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或酒精灯微热,如果末端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撤离酒精灯导管的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证明装置不漏气。但是,许多考生习惯性地只叙述为如果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装置气密,而这是不对的。
总之,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能力: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2004.5.
[2]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2003.3.
[3]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