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6-08王英锋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化学教材实验

王英锋

1.把握教材难度和广度的,减轻学生的负担

必修模块教材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点看似与以往教材没有多大不同,但课时却大大缩减了,怎样处理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其关键是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准确把握必修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过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望而却步。

如在《化学2》“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专题中教材只用一个单元讨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要求教师用2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化学平衡视为重点、难点加以展开,用大量时间讲解,而应将重点放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至于化学平衡只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交流了解其概念即可。

又如化学1专题1中第一单元“丰富的化学物质”中介绍了“物质的分散系”,教材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探讨了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Fe(OH)3胶体的制备及净水作用,教材没有涉及胶体的全部性质。其意图一是为了学生学习第三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作铺垫,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物质鉴别的方法;二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把握教材内容的广度,不必扩充胶体的其他性质,给学生增加负担。

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栏目众多,应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提出问题。教师并非所有内容都要亲自解释,而应按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来处理教材,确定重点;补充的内容也应围绕教学重点展开。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育民主势在必行,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求教师有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其核心要求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和为人师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只有爱才能进行自我批评和改进,因为有爱才能使师生一起成长。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学习,“降低讲桌,升高课桌”,以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自主学习”为原则去设计教学;允许学生犯错误,通过错误原因的探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的知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归纳总结,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解决困难,通过谈心和交流进行指导等等。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勇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与生活相联系,“有用”更能提高学习兴趣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教学化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日常生活现象有学生经常接触而又不能理解的许多问题。通过恰当地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介绍,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正确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同时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必须学好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需要有趣的化学,学生需要有用的化学。选取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从生活中寻找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动机和情感需要,让学生很容易走进化学。因此在教学中,以典型事例为主题,结合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在思想或观念上产生冲击。如:家用消毒器原理、光导纤维、干电池的原理等渗透到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一些新闻中化学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煤矿瓦斯爆炸、铁水与水混合引起爆炸等;通过事故的分析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等。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有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用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在新教材的序言中明显提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他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所以,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比如,浓H2SO4的氧化性这一知识完全可以将老师演示实验的教学改变成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进行学习: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时,首先,课前实验员准备Cu、Mg、Fe、Zn、Pb等金属、浓H2SO4、稀H2SO4 以及试管、酒精灯等药品和仪器 ,课中让学生观察浓H2SO4、稀H2SO4 的,并且比较其异同点,接着要求学生选择二种或三种分别与浓H2SO4进行反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反应现象、分析反应的可能的产物,再由学生代表分别发言本组实验的材料选择,实验现象以及推测可能的反应产物,最后由教师出评价和总结。学生通过探索,真正学习和理解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尽可能的开设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不仅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各种能力,而且肯定会出现一些实验 “失误”,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讨论,制订出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5.作业布置的艺术,成功的喜悦能保持学习兴趣

做作业是对知识的具体应用,使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准确、灵活和充实,使新知识不再是一种空洞的条文或死板的公式。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搞清了容易混淆的概念,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公式的变换运用也更加灵活。可以说做作业实际上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运用的高级阶段。

学生作业的完成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磨练的过程,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些学校的通常做法是采用现成的练习册等按部就班的进行布置,其中存在较大的弊病:当天课堂授课的内容与练习可能存在不符;学生的掌握情况与练习中的侧重点不符;学生存在的差异和相同作业量不符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精心备课是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题,采用讲义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增加提高题或思考题,让对部分掌握较好的同学选择练习,既能提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能拓宽视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要想进一步提高做作业的质量,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题多解,一题多想;对习题加以比较进行分类;更正错题;习题要做得工整、简明、条理清楚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猜你喜欢

化学教材实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