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创造个性
2009-06-08卢洁容
卢洁容
21世纪呼唤创造个性人才,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和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
首先,在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桥梁。讲究语言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围绕教师的讲解思路展开学习。所以,教师的语言首先应具有感召力,抑扬顿挫、简明得体、生动自然是最起码的要求。其次,语言幽默能消除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能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再次,教师利用手势、表情、目光等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给学生以美感,也能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联系的。俄国教育家乌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讲授新课,还是学习新知识,都要善于利用教材上有关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教师千万不能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而要根据学科特点,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养成勤学、乐学、会学的良好习惯。
比如,我在讲到小学数学第三册《表内乘法》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运用了设疑引出未知的方法作为这一课的开端。首先摆出几组相同图形,让学生求它们的和,然后又摆出更多组相同的图形,让学生去求这么多组图形数量的总和,待学生很费劲地算出结果后,就提问“遇到求多个相同加数的核实计算是不是很累”,那么,有没有更简捷的办法轻松地求出呢?这就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于是,同学们都瞪圆了眼睛渴望我能告诉他们好办法,接下来我就很肯定对学生说,有办法!学生就更想知道是什么好办法,于是,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本课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反复举例、讲解,使学生最终明白了乘法的重要性和乘法的基本知识,其效果当然很明显。还可以形象导入,形象导入分语言形象导入和实物形象导入。语言形象导入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要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新知识的追求上来。实物形象导入,要注意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等直观形象,让学生对“新知识又新奇感,自然而然,非被动强迫性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地。
在有一个良好开课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组织好课堂的教学。这就需要注意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能。主要有调控教学情绪,规律组织教学,机智控制,教学民主,如何结束课堂教学等技能和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技能,能有效地控制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有序、生动、活跃,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和目的。当然,运用这些技能要有所侧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认识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小学数学科目的特点,我认为要侧重教学情绪调控。针对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习惯,教师输出的语言信息,比如口语、提问、板书等一定要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声音、音量、语速吸引学生。要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给学生以恰当的认可和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还要注意控制好语言信息量的度,小学生接受信息,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有个限制度,超过了这个度,学生就会有厌倦情绪。当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现象时,要采用“坐好”、“注意听”等指令性语言加以控制。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信息,控制好课堂教学秩序和节奏。
统的教学模式单一而枯燥,教师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也不轻松。常被大量的重复性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
现在,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我叫动画思维过程),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没有太多激情。利用多媒体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可将课程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潜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当触及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或小组形式讨论,若有困难,则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生动有趣化,真正为教师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同时创设出了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了对知识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教学环境;创设出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滥用,不仅启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重点、难点不能得到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或课件制作者的大量精力和体力等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合理使用媒体,不仅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更是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必由之路!
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精选教学内容,提供创新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讲,学校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要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必需要提供创新的素材,没有创新的素材等于无米之炊。提供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素材,就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挖掘教材的潜力。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使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善思、多问、多练、多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的教学,使内容更具备实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让学生动手折角、触摸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练习中设计:利用钟面的两根针的转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请学生把红领巾、扇子、雨伞等实物图中的角找出来并涂上颜色。这样两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存在,也激发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学生一开小差,老师便责怪学生,这是上课经常要遇到的事。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不了几分钟,精神十分容易涣散。
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呢?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个故事,几幅鲜亮的图片,一个小小的游戏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他们最熟悉,而乐于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并在游戏中汲取生长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们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其溶为一体,相互促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年月日》的教学快结束时,为了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如果报出的月份是大月,就举右手;报的月份是小月,就举左手;报的月份是2月,两手都不举。”这个游戏规则掌握了之后,同学们就热火朝天的玩起来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思维进行了操练;在表达中深化了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游戏既减轻学生的疲劳,又使学生乐学不倦。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育思想、教法、学法上下功夫,敢于创新、锐意进取,尽量做到教学方法最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