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研究

2009-06-04陈庆合等

职教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中等职业教育

陈庆合等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中职教学改革的难题。在当今职业教育改革朝着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方向转轨的大潮中,中职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如何按照能力本位课程观进行设计和实施值得研究,对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现状,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文化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应培养的能力以及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结构、组织、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文化课程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职业教育专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研究”(编号:06030094)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陈庆合(1965--),男,河北滦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1-7518(2009)12-0004-05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现状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将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与健康列为必修课;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2006年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组,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与健康被普遍列为了必修课,根据专业需要有的还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但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选修和讲座开设的不多。从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文化课的需要来看,排在前五位的是计算机、外语、语文、体育和数学。因此,这五门课程和德育课仍应设为文化必修课。

但调查也发现,一些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不到位,忽视文化课的教学,重“专”轻“文”现象严重。一方面,学校只注重专业课教学,忽视文化课教学,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只要搞好专业教学就行,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术就行,因此大量削减文化课课时,有的甚至干脆砍掉这些课程:另一方面,学生也只注重专业课和操作技能课程的学习,上专业课时认真学习,而上文化课则提不起精神,结果导致文化课往往是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文化课被随意压缩。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教师改行去教专业课的现象。另外,教师还普遍反映文化课难教,学习者普遍反映文化课难学、兴趣不高,而其中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除外。调查分析其中原因,一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以外的其他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活动脱离学习者的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实际;二是沿袭运用学科教学的策略,用培养学科人才的办法实施教学。这不但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培养学习者基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人文素质上几门文化课也难形成合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导向性。人性与科学的整合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所在,也是课程价值取向的终极目的和最高目标。但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需求,课程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既要朝向总的最高的目标,也应有根据社会变化的动态的价值取向。杜威曾说:“人类即使具有了广泛而正确的知识体系,但他仍然面对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知识他将怎么办以及将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去做什么”,这就是知识的价值取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现状中,真正发挥文化课程的功能和作用?

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不是培训。中等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才”,又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既要为学生就业提供强劲的竞争力,也要为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服务。因此,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多种需要的综合体,其主流取向应是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起支持作用的自成体系的实用取向,这样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主体目标,应该是为“职业定向”服务的目标。所谓职业定向“是以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立刻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为主要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也就是全面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目标。这种目标应努力做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能力需要与人文素质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完美与和谐。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要改变内容“学问化”的传统,要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相结合,并按照这一定位选择课程内容和确定教材形式,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这一本质特色。

三、文化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的能力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往往停留在表层空洞的叙述上,没有涉及深层的实质。诸如:中职的文化课程到底有什么作用?应完成什么能力的培养?在文化课程中如何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这里的能力指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这对真正解决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起不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更不可能为构建能力本位文化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导致上述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原因之一。

(一)文化课程的作用

从全面素质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出发,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应有以下作用:

第一,完善作用。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尚处在发育的高峰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正在形成,这种情况下进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习,其知识结构不健全不合理,这也是各个国家把基础教育定为12年的主要原因。而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则学生很难成长为社会预期的人才。这也可从过去的实际情况得到证实。因此加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

第二,支撑作用。即对专业能力的形成起到支撑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是直接对专业能力起作用的,属于理论知识中的“必需”部分。另外,职业能力对一个从业者来说是个整体,而这一整体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别是一些内隐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知识往往作为一种内隐因素,在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难以估量的支撑作用。

第三,聚合作用。即起着把各种学习经验聚合成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作用。文化知识的含量多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底蕴”性的东西,而这种“底蕴”可以帮助人们在内部梳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并以这种内在联系聚合相关的经验形成素质和能力。因此说,丰富的文化知识具有聚合(内化)各种“学习经验”的作用。

(二)文化课程培养的能力

欲发挥上述作用,从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应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第一,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文化课程都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虽然现在的生源多数是“学习成绩差”(实际是现行的评价标准得出的所谓的“差”)的学生,但此阶段学生对职业教育并不了解,他们也是一张新的白纸,如果我们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来实施教学,摒弃小学和初中那种教室内枯燥的讲解和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的要求,转变为注重学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即学习能力的培养,则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职低年级文化课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

第二,理解能力。能否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社会事物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教师所讲的内容,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知识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对事物和问题的理解能力低下;同时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形成,若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实现的。而各门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理解能力。另外。文化课程在促进学生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形成和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而心智技能的发展又可大大地提高人的理解能力。

第三,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无论哪个行业,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而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文化基础课来实现的。因此,文化课教学应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价值,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发挥职校学生善于彰显、表露自己的特长,努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表达能力。

第四,知识运用能力。文化基础课以知识学习为主,而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与初中的教学比较在方式上没有什么差别,仍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答。教师填鸭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僵死状态,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职业活动实际,导致学生学了知识也不会运用,进而导致学生厌学。实际上,文化基础课中的大量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职业活动之中,只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去亲身体验和深入挖掘,从而产生教师不知道开文化课有什么用,学生学文化课感觉没有用的怪现象。

四、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结构、组织、内容与实施

(一)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结构

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外部世界。采取什么课程结构,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而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组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它是由职业教育课程各要素、各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是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逐步形成的内在联系。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或行业技术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本位教育。因此,其课程结构与普通教育的学科系统化课程结构有较大区别。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受到职教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通过课程各要素、各成分、各组成部分的有效结合,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功能,从而有效地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我们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应贯彻能力本位课程观,建立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结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是面向职业活动的、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总体构架脉络的课程系统。职业能力系统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整体职业能力系统化,是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职业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在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整体的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第二,课程的各个要素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观、课程范例、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开发及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必须围绕职业能力对所有这些课程要素进行系统化构建。

按照上述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的文化课程结构应如何贯彻这些要求和原则呢?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一个整体,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任何一门课程不能独立于这个整体之外单独形成自行其事。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结构应体现以下特点:

结构特点一:分层——深与浅

这里的分层不是指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的参差不齐而采用的分层教学法,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深浅程度在结构上的分层。调查表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离散度较大,学生读中职的心态也千差万别。若采用整齐划一文化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效果必定会很差。因此。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中文化知识的深浅程度,分别在不同学期进行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做到“努力地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杜绝那种“不努力学也会”和“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学不会”的两种极端现象。按照分层的结构特点。文化课程可分为:兴趣课程、荣誉课程、博雅课程。(见表1)

结构特点二:交叉——文与理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一般包括文、理两类,且都是“各自为政”,这不符合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要求。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朝着综合化迈进,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也要顺应这一潮流,逐步构建文、理交叉的课程结构。实现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综合化。文理交叉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找出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求同存异,整合为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结构,以便于学生通过这种课程结构构建良好的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统合在一起,并有机会探索个人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结构特点三:融合——基与专

即基础的文化课程应与专业课程融合。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基本没有联系,造成教文化课的只教文化课不关心专业课,教专业课的只教专业课不涉及文化课的“井水不犯河水”现象,教学中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很少有交流。这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专业课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会逐渐改变忽视文化课学习的态度。因此,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要消除基础与专业的界线,实现文化知识与社会职业活动相融合的课程结构。

(二)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服务于课程结构。为实现中职文化课程目标,必须对文化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我们把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分为兴趣课程、荣誉课程和博雅课程,即

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的内容逐级加深。

兴趣课程,为校本课程,学历要求课程。这层面的课程要结合各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要体现趣味性和实用性(生活实用性和专业实用性),作为必修内容分专业开设,目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初步的专业意识。内容一定要体现低起点、趣味性,以挽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在初中阶段文化学习中所产生的消极体验,重新获得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荣誉课程,为学历要求课程。各行业或各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统一课程内容,内容的难度可以选择和普通高中相接近的内容,主要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基本能力,修满学分即满足中职毕业条件。内容上强调要达到国家标准,并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

博雅课程,为选修课程,素质提高课程。目的是扩展视野、提高品位,并为部分学生的升学提供支持。内容选择上既与升学考试内容接轨,又为进一步提升素质服务。

(三)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组织

课程组织必须符合其课程结构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组织按照上述课程结构要求分为水平组织和垂直组织。

1、水平组织,也称横向组织。是指课程不同系列的成分之间,在水平方向或横向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整合性”是一般课程水平组织的标准,所谓整合性是指针对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整合为有机的整体。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是实现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水平组织的主线。也就是说,职业能力是横向“统一”各门课程的核心,用职业能力把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统一”起来。实际上,许多课程之间存在联系,不可能完全割裂开。过去的课程忽视了课程间的联系,忽视了课程与生活、工作、社会的联系。正如罗宾,富格蒂(2004)所说:“对于诸如自然科学、数学、社会学、文学等相对独立、内容区别明显的学科而言,大部分学生难以发现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课程整合可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并且可以有效的利用课时资源。

文化课程进行水平组织时,在知识选择方面,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组织,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两个部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地将各门理论课程进行叠加。而是以职业能力需要来进行有机整合,要打破学科化的内容逻辑体系,避免学科本位的学科知识系统化或完整化,按照职业本身对文化知识的内在要求,横向组织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以保证学生具有掌握必须的职业专门技术的能力。在整合时,要注意以各门课程的独立性为前提组织课程内容,不然,如忽视了各门课程的差异性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必然是各门课程的大杂烩和各门课程的拼盘。

2、垂直组织,又称纵向组织。是指课程要素的不同质量之间在纵向上或垂直维度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连续性”和“序列性”是一般课程垂直组织的两个标准。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是强调每一后续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一般开设三到四个学期,因此,能力本位的不同文化课程门类,应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序列、学习动机发展的逻辑序列、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序列、职业工作过程的逻辑序列和职业活动先易后难的顺序,遵循垂直组织原则对不同文化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形成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先易后难的纵向知识体系。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课程组织者应负有更大的责任。文化课的组织应在保证基本文化知识不削减的基础上(即能够保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加大课程之间的水平组织力度,整合成更接近学生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实际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职业教育文化特征的文化课程体系。例如,加大文化课程与职业或企业的水平沟通,选择那些与职业活动、社会生活等紧密相关的内容,来组织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课程。如德育课程可以适当与公共类课程相整合。如道德、法律与生活间的两难问题的讨论:数学课程与个人理财课程的整合,让学生从生活中个人理财的角度学习数学,学会运用数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起到了德育作用。

(四)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文化课程“学问化”学科知识体系,颠倒了职业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把理论服务于实践变成了实践服务于理论,使得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把知识与任务相分离。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应考虑两点:第一。课程内容必须与职业活动过程密切联系,能找到这些知识与职业活动过程之间的清晰关系;第二。必须形成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把知识与职业活动过程整合起来。

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文化课程如果忽略了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化课程中的许多知识都植根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课程会使课堂失去生机。因此,文化课程要体现生活化的课程形态,将生活中学生许多亲身接触的场景、知识、技能融入到课程中。突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语)。文化课程实施应该强调多样化的场景性、实践性、体验性,让课程超越教室、学校的局限,将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到实际的职业活动中进行教学,密切学生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将学科知识与职业实践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在生活中学习、为生活而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对社会和职业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中等职业教育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