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小学数学课堂的“作秀”
2009-06-04李家明
李家明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由于许多教师认识的不清晰和理解的不深入,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许多“作秀”现象,使得一些课堂华而不实,流于形式。
一、情境创设缺乏目的性
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它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情境创设成为课改后数学课的一道亮丽风景,大约80%以上的数学课堂创设了情境,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情境令人拍案叫绝,一些热闹、“悄”而“虚”的情境令人忧虑。如有的创设一些过于牵强的情境,有的片面追求情境,为情境而情境,认为只要创设了情境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好课的标志……
情境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教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
二、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这个名词也频频出现。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误区。教师片面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金科玉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的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教师走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就要求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开展讨论、研究,教师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其结果有的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还有的争执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有的分组不科学,学生趁机偷懒玩耍……
以上种种,许多课堂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教师对合作学习内在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学生是不是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
三、自主探索缺乏研究性
新课改下自主探究被广大数学教师施用于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事先让学生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沙子,上课时,他复习了一下圆柱的体积,紧接着就出示了一个圆锥,问学生:“圆锥的体积怎样求呢?与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操作、探究,看发现什么?”学生开始操作、研究,过了一会儿,学生发现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老师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呢?”学生齐说:“等底等高”。
类似的教学情况笔者在听课中已经遇见过许多次,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观察、实验、证明等活动,却没有获得猜
想、提问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展示“自主探究”的一种“标签”而已,学生只是成了解释教师所谓的教学方式的“道具”而已,学生不需要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四、媒体教学缺乏实用性
在应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教师进入了媒体教学的误区。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教学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媒体,干脆不再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留下任何痕迹,影响了学生理解知识;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老师手足无措……
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注重实效,现代化教育并不代表摒弃传统,教师只有把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开放教学缺乏指导性
新课改下的课堂开放了,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性思维的展示舞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课堂因开放而获得了难以预设的精彩。然而许多课堂因“开放”而“变味”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有的解法开放了,老师面对多种解法难以收场;有的问题开放了,未能涉及到当天学习内容;有的条件开放了,学生却无从下手解决……从表面上看,问题开放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了,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但细细品味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开放到底为了什么?开放的背后掩盖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空乏,数学课失去了原有的数学味,变成了一节看图说话课。开放,要以“有效”为目的,要体现数学本身的特征,要体现数学的思维品质。
总之,数学教师应认真地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省,在战略上冷静地审视、剖析,在战术上要有具体的操作招式,才能在实践中减少机械追随与模仿,通过实践的历练,教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创造出“新、实、活、乐”的绿色新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