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怪现状”
2009-06-04冯根良
冯根良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教学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流行病”。根据笔者的观察,分述如下:
一、滥用课件
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等等。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被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二、表演做秀
唱歌、表演话剧(戏剧、小品)、配乐朗诵、法庭辩论形式用好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审美与探究,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人生知识和经验储备。而大量教学现实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为以新奇的形式取悦现场听课的教师等,活动已经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而且“闹”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活跃,最终也只能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闹剧”,因为它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分组讨论无实效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而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却违背了这一精神: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都有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讨论的意见要点),于是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后(其中发言的往往是少数人),各组记录员开始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是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做的结果,许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笔者曾观摩了一些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比武活动,在某次竞赛参中,赛选手共上了14节课,其中有11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而且,大都用得非常不适宜。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说,不适宜的分组讨论已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流弊”。
四、满堂发问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笔者曾统计过,某个老师上公开课从开始一直“问”到底,总共设计了60多个“问”,课堂被“问”得乱七八糟。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提问,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主问”和“次问”。
五、滥用赏识
赏识教育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独立思考并形成个性化结论。然而,有些教师却滥用赏识教育,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将来就是中国的托尔斯泰”“这个学生将来的成就要超过牛顿”,等等。有个学生亲口告诉我,他在老师的观摩课中,共得了三十多个“你真棒”。不错,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然而,一些老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誉。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滥,也很虚伪,很容易被学生识破,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六、满堂游动
作为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反动,在新课程下,教师都能主动走下讲台,在来回游动状态中开展课堂教学,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做法也值得商榷:一堂课中,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是在台下不停地来回穿插游动,前后左右方向莫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随着老师,精力很难集中。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讲台,但是,讲台是学生学习最容易关注、最易于聚集精力的地方,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教师最好还是站在讲台讲效果更理想。台下“游动”也是必要的,游动能真正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放任自流
我们观摩了很多新课改的公开课、优质课,发现一部分老师的教学好像没有成熟的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不清楚,课堂教学层次不清晰,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对话、讨论缺乏明确的话题,课堂时间没有明确划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最后,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就在下课的铃声响后匆匆结束。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有些教师认为,这样做才是新课改的原生状态。不错,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教学就会变成放任自流。
八、死守预案
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艺术地准备教学预案。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而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却并非如此,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随意否定,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越。有些公开课,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地预演,甚至“台词”都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内容记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复存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动态过程消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和独特性难以再现,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无法“闪现”,学生只有机械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九、装腔作势
矫揉造作、机械模仿、滑稽表演、故作深沉等现象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也不少见。这种缺乏课堂的本真性和自然性的课,只能让人心生反感。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种装腔作势的教学状态,只能异化、扭曲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