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
2009-06-04祝凤武
美术课程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学科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1)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2)拓宽艺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倡探究性学习,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
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美术欣赏教学中,既有教师和学生对欣赏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再评价。这样的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是内心的共鸣和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沟通师生间的认识和评价?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化辅助教学对优化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以PowerPoint等软件为工具来组织教学内容,以精巧的构思设计、鲜明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来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将各种事物的运动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令学生耳目一新,使学生在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备课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组织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课件中,以便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多媒体课件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操作直观形象,绘制快捷方便,因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在美术教学中,创造了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美术课教学的效率。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尽力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经常采用影片片段、音乐、动画、图形图像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想听、爱看、乐学。下面是一堂欣赏课教学流程:
[导入]在钢琴曲《蓝色的多瑙河》优美乐曲声中,学生进入教室,同时播放《海滨小镇》电影片段剪辑。(导入环节应注意题材的类似性)
[展开]教师提问:《印象·日出》在当时的画展中为什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相比较,请学生谈谈印象主义在题材、构图和色彩方面与前两者的区别。此时,利用课件展示作品,学生欣赏、比较、思考。
教师引导:《印象·日出》是印象派的由来,印象主义由此得名,为以后的现实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
印象主义介绍: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修拉、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高更、凡·高。(幻灯片展示画家绘画作品)
小结:印象主义绘画的风格活泼、生动、明快,热衷于表现瞬息万变的光色和作者对自然的直接感受。
[详讲内容]凡·高的生活及其作品欣赏。(1)作者生平简介。(2)幻灯片展示凡·高的绘画作品《吃土豆的人》(教师略讲创作背景、题材、人性表现等)。(3)幻灯片展示凡·高的绘画作品《星月夜》、《鸢尾花》、《麦田里的乌鸦》。教师分析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中表现在画面上的不同心理感受,学生探讨作者的情感。(4)幻灯片展示印象主义代表作品《向日葵》。学生欣赏作品,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色彩、构图、题材和表现形式。学生思考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的感受等。同时,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共鸣,最后,学生讨论、归纳作者情感。(5)凡高的其他作品欣赏(幻灯片展示)。(6)法国印象主义画家绘画作品欣赏(幻灯片展示,学生浏览、思考)。
[归纳小结]印象主义绘画作品的艺术观念与风格,包括题材、形式、构图、色彩等。
[作业]你是如何理解印象主义在艺术与自然关系上的观念变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论,运用文字表达)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美术教学借助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直观、形象、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相互影响,使教学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可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实现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兴趣主动获取相关课程的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去了解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见解,在课堂讨论环节就会出现热烈场面。而教师以感受、情感、表现欲为先导,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用最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感到既新鲜又不太陌生,内心产生共鸣。
以上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欣赏水平所做的一些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技术的阻碍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探索过程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乐趣,下面谈谈体会。
首先,多媒体备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将多种媒体资料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优化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各种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媒体备课与传统的备课方式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备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融合起来,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学。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备课需要多种媒体的配合协调使用。教师收集的教学材料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课堂教学形式的需要,还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较方便地使用,这就需要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要对相关外围设备熟练操作,会通过视频剪辑把多种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一起,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美术教师应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图形软件的应用,这就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将其转变为信息学习的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教师将知识点浓缩在多媒体课件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知识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祝凤武(1976—),男,山西忻州人,山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信息系助理讲师,主要从事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