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下一轮通胀压力积累

2009-06-04李世朗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流动性

李世朗 王 妍

经济的运行存在周期波动,这其中既有经济体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调控初衷在于“熨平”周期,实现经济持续向上发展,但与这种初衷相伴随的恰恰是放大经济运行波动幅度和延长经济运行周期的风险。

时下,举国都在为保增长而努力,政府则更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虽然有助于实现“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力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的宏观调控很有可能会矫枉过正,就目前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对由此可能引发的下一轮通货膨胀提高警惕。

通胀输入的影响不可忽视。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各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颓势,竞相降低利率。欧元利率已降至1.5%,英国主导利率降至0.5%,二者皆是历史最低水平;美联储则不只将利率降至0.25%,还不断追加购买各类债券……凡此种种,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危机的情况下不减反增,而流动性泛滥势必诱使且大量投机资本进入期货市场,推高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再加之过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的贬值预期,整个世界经济都将因此而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近期黄金、石油价格的不断回升,美国及亚太国家股市的连续反弹,应该是对世界经济体系流动性泛滥趋势及通货膨胀压力的最好佐证。

目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谁都无法否认世界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置身于开放经济环境下,如果欧美国家发生大面积通胀,难免会对本就流动性相对过剩的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势将又一次面临通胀威胁。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的放大效应。回顾近年来的数次经济过热,我们却发现地方政府往往都是主要推动者。诚如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所说,“在全世界各国政府中,很少有像中国的地方政府这样热衷于经济发展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思考一下,在国家努力抑制投资冲动,防止经济过热时,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却仍在不断加大;那么当国家致力于防止经济快速下滑,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又会是怎样?本轮刺激经济计划,中央提出的是4万亿投资拉动,紧接着地方政府便提出18万亿投资拉动,一窝蜂“大干快上”的势头显露无疑,每次地方政府冲动之后所导致的通货膨胀、产能过剩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却仍历历在目。

市场重返自身运行轨道。现在,为保增长不断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出台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方案以及产业振兴计划,这虽然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但也意味着市场极大程度地偏离了自身原有的运行轨道。宏观调控也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调节经济运行、减少经济大幅波动的作用。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在被“看得见的手”强行拉抬的同时,也将积蓄重返原先运行轨道的力量,拉抬的时间越长、力度越大,这种力量也将越强大,也就越有可能引发下一轮的通货膨胀。

通胀先行特征初露端倪。“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每次出现高通货膨胀之前,货币供应增长都有明显的加速。尽管今年2月份CPI与PPI环比下降,但2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这也是自2008年11月以来,我国人民币贷款连续4个月高增;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0.48%,创2003年11月以来的新高。毫无疑问,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而这种增加已经超过了市场正常的需求,引发通货膨胀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无法准确预测经济运行的轨迹,但我们绝对有必要未雨绸缪,力争将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而不是大起大落,这才是宏观调控的真谛所在。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流动性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