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非典型腐败”
2009-06-04郭建
郭 建
网上有“好事者”将腐败的“水准”分了等级。“三流”的腐败:你把钱存到我的账户上。办这个事情需要打理各方面的关系,你最好先给二点。“二流”的腐败:等我把事情办好后,你给我办张卡,用某某的名字,把钱放进去,然后邮寄给我老婆;我老妈年底要过80大寿,到时过来看看吧。“一流”的腐败: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但你以后要多照顾我亲戚公司的业务,我们资源共享;别给我送钱,听说他们公司很红火,要不我入点股份吧。
对于这种细分,读来让人哑然的同时,其中的“道理”也不禁令人深思。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管越来越有力,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使腐败分子也要悠着点。行贿的不能给人添麻烦,搞腐败的也得保证安全,为了“蝇头小利”丢了乌纱帽可不划算。于是,“一流”和“二流”的腐败逐渐显露于官场,甚至形成了“潜规则”。
易中天先生把这种腐败称之为“非典型腐败”,他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写道:“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为是腐败的腐败……明明是腐败,怎么又不被认为是腐败呢?也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家都搞惯了,因此也可以叫做“习惯性腐败”或“常规性腐败”。
不光是历史上曾经有之,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现象:总有这样一些官员,面对来势强劲的廉政风暴,变换招数,应对手段日渐多样。有的官员在职不伸手,却处处留“情”,离职后便四处索要回报;有的官员,不来“俗”的——赤裸裸地接受金钱、物质贿赂,而是热衷“高雅”,收藏古玩、字画,玩玩高尔夫……当然都不是自己买单。
“非典型腐败”之所以尚未引人警觉,易为人忽视,关键在于其“非典型”。
首先是目的的非典型。此类腐败常常假借人情礼节,附身传统习俗,掩盖其腐败本质。每逢传统佳节,每当领导婚丧嫁娶之时,别有用心地走动走动,顺理成章地礼尚往来,送者堂而皇之,受者坦然接纳,群众见惯不怪。不少因经济问题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干部,他们与腐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都是从这些“小打小闹”开始的。
“非典型腐败”之非典型还在于其表现的非典型。一些干部对于行贿送礼尚且保持着警惕,但对于请客吃饭则来者不拒,“不吃没人夸,吃了没人抓”。此外,还有其他各种隐形变并的腐败形式:有以艺术为名,一字千金,收取高额润笔费的;有借娱乐消遣之机,利用扑克比赛、工作麻将变相捞取灰色收入的;有以咨询服务、发挥余热为由,收取兼职收入、专家费的……林林总总,不胜杖举,虽然表现各并,但在本质上都和一个“贪”字挂钩。
最后,“非典型腐败”的危害具有非典型性。“非典型腐败”常常绕着党纪国法打擦边球,游走于纪律查处和法律追究之间,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是疥癣之患,不成气候。然而这是“面”上的腐败,是给公共权力的透明运行带来巨大障碍的“恶性暗流”。从“非典型腐败”到“典型腐败”,只不过是一个由“面”到“点”的过渡,如不能及早防范,其危害就会越来越“典型”地体现出来。
相对于明目张胆的典型腐败,非典型腐败隐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隐蔽而不易察觉,却会慢慢腐蚀我们社会的健康肌体。作为一种“软杀伤力”,非典型腐败不仅解构原则、腐蚀官员,而且败坏道德、侵蚀社会,因此,更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