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要把握“七性”
2009-06-04李晓宇
李晓宇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快和好的问题,但关键环节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是第一生产力,是干部领导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正确,就会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赢得群众信赖,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观、方法论。它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又是实际工作努力的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快和好的问题,但关键环节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佳方案。科学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是第一生产力,是干部领导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的结果会使发展过程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成本过高,可能造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缺乏生命力的工程,最终割裂党群联系,削弱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反之,决策正确,就会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赢得群众信赖,促进社会和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注重决策的远见性。决策之基础在于素质。首要的素质在于决策者要有远见,没有科学发展的远见,必然造成决策的短视。作为决策者,必须解放思想,着力解决眼界问题,确保在决策中克服一叶障目、单一思维、短期效应,视野要广、着眼要远,减少遗憾。
注重决策的专业性。决策之魂在于专业。当前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多,利益矛盾层出不穷,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要考虑的因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纷繁复杂。仅仅依靠少数几个领导人的知识和经验已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由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咨询团。充分依靠专业“智囊团”,确保决策正确。
注重决策的规律性。决策之要在于尊重市场规律。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总是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调节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必须克服和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响,按市场规律来思考和决策经济发展。要注意研究市场,绝不能违背市场瞎指挥,防止重复投资、恶性竞争。
注重决策的程序性。决策之核心在于程序。严格按程序决策是为了杜绝决策“一言堂”,克服领导干部预见能力不强的缺陷,规避风险。按程序决策必须严格四个环节。首先,社会公示。凡重大事项都事先预告公众,让群众参与。其次,深入调查。决策项目通过后,党政一班人分别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决策方案。第三,开展咨询。将方案交专家论证之后,组织召开社会听证会征求意见。第四,集体决策。将在听证会后形成的新方案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特别重大的问题提交党委全委会讨论决策。
注重决策的连续性。决策之关键在于长效。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一个地方的发展往往因“主官”的调动使决策瞬间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发展。因此,要切实把决策的连续性作为纲领性措施对待,力戒短、平、快。上届党委政府定下的事,本届党委政府接着干;本届党委政府定下的事,下届党委政府接着干,形成一个接力赛跑的效应。但必须重视重大决策提交人代会通过这个环节,确保决策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决策一以贯之。
注重决策的目的性。决策之终极目标在于效益最大化。对决策进行科学评估,是确保决策产生最大效益的重要保证。凡投资5000万元的重大项目,均由政府、专家、企业组成项目评估组,对项目投入产出比、财税贡献率、环保节能、土地利用率、市场前景等进行质量和效益分析、预测、评估。对不符合评估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准入驻。
注重决策的保障性。决策之保障在于问责和激励。科学决策是严肃而重大的行为,只有建立了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决策者认真负责地行使决策权。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评定,对确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责任。属于集体决策失误的,追究决策“一把手”的责任。激励是问责的对立面。只有让决策者尝到决策的甜头,才有可持续决策的信心。如果决策科学不科学结果是一样的,必然减弱决策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