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悍马,别成了播龙种收跳蚤
2009-06-04
万 军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已经不甘于只扮演制造商和贸易商的角色,而是开始在更加复杂的企业并购交易中一显身手。据报道,通用汽车已经与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就出售悍马品牌达成谅解备忘录。如果这笔交易最终达成,将是中国企业对美国知名汽车品牌的首次收购。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才刚刚起步,对其中可能蕴含的种种经营风险还不够了解和熟悉,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虽有足够的财力收购悍马品牌,但对于未来的经营风险,则需要做出预估。
悍马品牌名气很大,车型粗犷,展示了一种奔放的精神,这使它拥有了一批坚定的车迷。但悍马车体巨大,耗油惊人,价格昂贵,因而它从来都是小众的品牌,不可能成为大众化的产品。悍马的症结是高成本低利润,近年油价的高企更使得它在北美的销售一落千丈。自2003年以来,悍马品牌每年的销售额只相当于通用汽车总销售额的2%,而为了维护这种可怜的销售业绩,它和土星、萨博这三大品牌每年导致通用汽车的息税前利润平均损失11亿美元。如何以合适的条件将悍马等赔钱的品牌脱手,是通用汽车启动破产重组程序后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之一。现在通用汽车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它通过这笔交易不仅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转让收入,还能使与悍马相关的几千个工作岗位得以保全。在国际油价重拾升途、美国汽车市场依旧低迷的背景下,很难想象,一个连通用汽车都玩不转的品牌,能在一个以机械装备为主业的中国企业手中发扬光大。
人力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是导致通用汽车最终坠入破产深渊的重要原因。强势的汽车工人联合会使通用汽车削减工资的谈判一直举步维艰,巨额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更是让企业不堪重负。不知腾中重工在正式收购悍马之前,对悍马的劳资合同问题是否有合理的对策。
自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来,国内一直存在“去海外抄底”的声音。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金融危机确实使得海外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通用汽车5月底的市值也就相当于中国一家中型上市公司。从这个角度讲,国内三大汽车公司都可以轻易将其收入囊中。但这种相对便宜只是体现在资产的交易价格上,一旦成为了海外企业的大股东,就必须保证这家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现金流不能枯竭。在国际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维护海外企业的现金流可能更多地还得依赖国内大股东的支持。在美国汽车市场复苏前景尚不明朗时,要扶持悍马挺过最黑暗的时期,对腾中重工的资本实力可能是一个重大考验。
在一些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看来,“走出去”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而要想有效地开拓海外市场,企业必须拥有先进技术、专门人才、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等经营资源,海外并购无疑是迅速获得这些经营资源的捷径。这种策略是有道理的。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应当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自身实力,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慎重开展。否则,我们播下了龙种,可能收获的只是跳蚤。▲(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