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姑娘
2009-06-03陈玉秀
陈玉秀
父亲当年住的那户老乡家,男主人姓曹,就老两口儿领着一个外孙女。外孙女十七八岁,叫小春。
父亲和三个地质队员住在曹家一年后,另三个地质队员陆陆续续都把家小带来了。曹老汉分别给他们腾出一铺大炕,到了晚上,都各在头上挂了条布帘子做墙,白天再拉开,又是一个大屋子。
那时的人都不怎么挑剔,有个地方住就行。女人也从不埋怨男人挣钱多少,能吃上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哪个想过积蓄呢?积蓄是吃饱以后的事。
大家挤在一个屋檐下,一扇门窗,走进走出,肩碰肩,身擦身。一年两年三年地住着,一口大锅灶,他家做罢了,你家再上去。大家的坛坛罐罐多了,不分彼此你我,串换着用。比大户人家还和睦。该担水时,都抢着偷着去担;该劈柴时都抢着干。几家的孩子朝夕相处,也从不吵架。那时候,就是那么相安融融。
奶奶来到曹家,对这一幕惊叹不已。奶奶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没过几天,奶奶就发现一桩事,这桩事让奶奶吃惊不小!
房东家的外孙女小春喜欢上了父亲。
小春不念书了,泡在家里整天想着法找话跟父亲说。
一次,她问父亲:“你成家了吗?”
父亲说:“成家了,俺媳妇在山东老家。”
小春不信,摇着头说:“你骗人,你成家了,你媳妇咋还不来?”
父亲老老实实地说:“她不爱来,她不喜欢东北这地方。”
“看看,还不是等于没有。”
“有!她是在等俺回去。”
“你回吗?”小春问。
父亲摇头。
“看看,你就是骗人。”
“真的!俺不骗人,俺都二十四了,还没成家的话,不是熊包一块了。”
小春就是不信。
小春没事的时候就站在门口望着父亲在院子里忙碌。父亲干活不抬眼皮的样子让她更加喜欢。一天,她跑到父亲跟前,塞给父亲一张照片——是她的一张寸照。很好看,圆脸,浓眉大眼,一对齐肩的小辫子,辫子梢系着一对大绸子。照片是黑白的,尽管看不出那绸子布是红是绿还是别的什么颜色,但这打扮是当时女孩子最新潮最时尚的。
这张照片放在我们家里好多年,和一堆照片放在一起。那时没有影集,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能在一堆照片里一下子翻出这张来。那天我举着这张照片问母亲:“妈,她是谁?她咋这么好看?”
“问你爸爸去,让他告诉你。”
父亲是从我的小手里一把抢过去那张照片的,他说:“不认识。”从那以后,那张照片我就再也没看到过,但母亲却不会就此淡忘,想起来就会把父亲从头数落到脚,直数落到最后,还要磨叨……父亲在这一刻里就会变成了十恶不赦。
小春情窦初开,真挚火热。父亲对她也有了好感,也动了心。这样子他就给三叔寄去了那封信,对他与母亲的那段婚姻做一个小小的努力,对自己的人生再次选择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对日后的故事做一次不至于后悔的小结。
奶奶的到来,无疑把父亲从混沌中拉了回来,父亲完全清醒是看过了母亲摔在奶奶家的那封万言长信。父亲涕泪横流的时候,对小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当她抓起奶奶递给她的母亲绣给父亲的牡丹袜时,哭得一塌糊涂。奶奶说:“好闺女是不愁找人家的,俺媳妇很快就要来东北了。”
小春回自己屋去,把门紧紧关上了。奶奶催促父亲赶快给山东的母亲那里寄证明和钱回去。奶奶的户口和粮食关系第五天就落下了。有了粮食关系和户口,就什么都不怕了。
奶奶不打算回去了,每月还能到粮店领十几斤粮呢,等母亲一来,三叔也来了,爷爷早晚也会来,户口都落下了……奶奶很会盘算,脑子一点儿也不旧。这期间,奶奶给父亲和自己又找了一家住处。
搬东西那天,小春躲了出去。父亲再也没去过曹家。小春也再没见过父亲。这件事,奶奶是不许父亲说给母亲的,但父亲没忍住,在母亲来后的第二天,就坦白了。坦白完了,父亲舒坦了,但母亲却不舒坦了。
母亲后来去看过小春一次,那是母亲来了半年后,小春要出嫁时。母亲是一个人去的,俨然一位慈爱的大姐。母亲送给小春一块绣着大红牡丹的绸子手帕。小春拉住母亲的手,哭着叫了一声:“大姐!”
母亲说:“忘了他吧,因为他不是你的;他要是你的,俺就不会来了。”
小春哭着点头,母亲也抹一把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