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山玉的价格分析

2009-06-03张宏明

文物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史前红山玉器

张宏明

考古学上红山文化的发现与命名,是新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成果之一。随着人们对红山文化在历史纪年与区域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深入,红山文化玉器的社会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不仅考古发掘出土了总数约四百多件的各类玉器,历史上因耕作、水土流失和盗墓而流散民间的红山玉器也被逐步鉴定辨别出来,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就从其历年收藏的传世玉器中,区分出红山文化的黄玉鹰形佩、勾云形佩、青玉双鸟形佩、青玉鱼形块、黄玉兽块,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也收藏有黄玉兽首块等物。加上辽宁、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县文物部门收藏的,总数量应该有千件之多。然而,与社会上大批收藏家手里收藏的冠以“红山玉器”的数量相比,真正的红山玉传世至今大约只不过是几百分之一的概率。在此仅举两本书为例:《中国民间藏于精品特集》收录的7件“红山”玉器,在笔者看来均是新仿品;《追溯古玉》收录的10件“红山”玉器,形制特征、工艺特点与沁色,也与红山文化玉器好像没有多大关系。这两本书都是经过许多“专家”目鉴审视过的,也不知道是真不懂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都是通过正规出版社的包装而行通天下的。

正是由于人们对玉器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的关注,红山玉器在文物拍卖场上的表现更是令人瞩目,一个个拍卖纪录相继被打破。对此,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呢?还是让我们用理性和审视的目光,对红山玉器的具体内涵做一次梳理和回顾吧。

红山玉的高价格是其他史前文化的片状玉器难以企及的

在喻燕姣女士编著的《玉器鉴赏与投资》中,收录了5件红山玉器的拍卖纪录。北京翰海1996年至2003年拍卖的几件红山玉器中的典型标准器,价格在132万至264万元之间。

在代表着2005至2006年度市场估价的《中国古玉价值评估》一书中,收录了2l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其中博物馆馆藏品6件,拍卖会拍品15件。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那件颇有争议的玉神人的参考价为500万至700万元;历史上第一次被拍卖的C形龙参考价为300万至580万元;玉鹗、玉鹄、玉蝉、玉蛙等小件多在5万至8万元之间;勾云形佩、双连璧、小口径马蹄形器、玉串饰等多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无论其形制、工艺、体量大小如何,红山玉的市场交易价格还没有低于5万元一件的。这种高价格的现象,是其他史前文化的片状玉器所难以企及的,值得人们深思。

红山玉为什么会一枝独秀,获得收藏家们的如此青睐而追捧不息呢?其中内在的因素有哪些?外在的原因是什么?如此高价位是否合理?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价格评估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现行国家文物拍卖政策而言,出土文物属于国家所有,非经特别许可,不得进入流通领域。这一规定从客观上来说,就限制了那些来源渠道不合法,又被一些收藏家持有的其他区域史前玉器出土品进入拍卖市场的可能。具体到红山玉而言,由于墓葬多埋葬丘陵岗地上,地上植被不像南方地区茂密,水土流失以后易暴露地表而被人发现,因之历史上被民间收藏的多。而其他区域的史前文化或因厚土深藏,或因儒家文化影响所及,或因农耕文明传统使然,或因植物覆盖,或因玉材料受沁不美观等原因,致使民间所藏史前玉不多,因之也使藏家们提供不出藏品,从而产生了“物以稀为贵”的价格效果。

就玉材料而言,红山玉主要使用的是一种由辽宁岫岩县出产的玉质温润。油性较好、泛青黄色为主的透闪石玉,这种材料的色泽过渡比较均匀,密度较高,抛光打磨以后的光泽较强,比较而言要比其他区域的“假玉”(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使用),河南南阳玉、广东信宜玉、安徽大别山石英岩玉髓的材料优秀;再从保存状态来看,比红山玉晚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乃至于江淮之间的北阴阳营文化、凌家滩文化使用的玉材料中,其中有部分可能来源于岫岩玉的河磨料“老玉”,但因为华东一带地下水高的缘故,致使玉材料受沁发干形成“鸡骨白”,其外在观感远没有红山玉的材料那样有油性而显得温润华滋,洁净可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代发现者对其玉材质地的判断。

红山玉的高价位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内涵

从市场价格比较效应的角度来说,红山玉的材质虽然与和阗玉同属于透闪石玉,但远远没有和阗玉的品质优秀,再加上其材料的储量之大,获取材料的成本较低和国人对于白玉籽料的喜爱传统习俗,都决定了用河磨料制成的红山玉本不应该具备如此高的市场价位。

一件现代玉雕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主要由几部分因素构成:材料成本、艺术品设计和制作成本、管理成本、利润、特定的销售渠道与不同区域的消费心理。如果根据这些内容评价由岫岩玉中的河磨料制成的工艺品,同等体裁、同样体量与材料的玉雕,其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工艺水平,即由什么样的工艺师制作完成的。但对于古代玉雕艺术品,尤其是史前玉器价格的评估,现代价格标准往往处于次要位置,影响其价格的因素更多,历史文化的、功能用途的、工艺技术的这些属于无形文化遗产的因素,则常常起决定作用。

红山玉在文物拍卖会上取得高价位,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内涵。红山玉的材料价值并不是重要原因。从时代看,红山玉虽不是中国最早的玉器,形成中国玉文化史上第一个高峰的阶段却是在红山文化时期完成的,所以,年代早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条件;从玉器类型看,红山玉的勾云形器、C形龙、玦形玉猪龙、玉神人、玉太阳神、马蹄形筒形器,以及鸟、龟,鹰、蝉等小型肖生玉,种类众多,造型奇特,构思神异,再现了当时人类的思想理念与生活审美情趣,这些实物是打开五六千前人类原始宗教信仰与自然观、社会观最重要的材料;从玉器制作工艺看,红山玉的选料,切割、设计、制作、打洼、打磨、镂孔、隐起等一系列技术的复合运用,反映了当时人的手工工艺水平和加工制造的原始技术的提高,反映了人们选矿、辨别玉矿石的能力,这在我国原始科技史和艺术史上是极其珍贵的实物;从功能看,红山玉绝大多数都是作为死者的陪葬品而埋人墓葬之中,极少数是神庙的祭祀用品。玉器作为死者生前的实用物品而被带到阴间去继续使用,表明死者的职业与地位非同凡响,而随葬本身也可有可能反映玉器作为财富的观念在这一时期应该已经产生,玉器作为礼神、敬祖和美化的功能在当时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乃至于社会政治、军事战争、祭祀仪式方面也已经被广泛运用。

玉器自身所具有的材质稀有、工艺难得、功能多元、价值珍贵的性质,集中再现了早期人类“天人合一”的宇宙认识观,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初步展现出它的风采,这大概是红山玉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不断受到市场欢迎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史前红山玉器
红山荞麦看木森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史前人,都画啥?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