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浑壮丽的中国航天史诗

2009-06-03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21期
关键词:向太空一梦中国作协

刘 颋

军旅作家李鸣生航天题材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自今年3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广泛好评。5月22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江西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千古一梦》以中国载人航天的光辉奋斗历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主席对载人航天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生动反映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在奋进中辉煌的历史画卷,精心描绘了新中国几代航天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创奇迹的高尚情怀和感人事迹。作品立意高远、脉络清晰、叙述生动、细节精彩,思想性与文学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学精品,是中国航天文学中震撼人心的力作,是一部文学化的中国载人航天史,是一首雄浑壮丽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史诗。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在研讨会上讲话说,把《千古一梦》称之为“气韵沉雄的飞天史诗”当不为过。作品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作家把航天置身于宏阔的战略背景之下,航天事业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向太空乃至外太空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国家与民族在地球上的生存权问题。正因为有了宏阔的背景,中国的航天人才有了激情和动力,中国的航天事业才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象征,这部作品的题旨也因此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获得了最为雄浑的力量。对人生的捕捉、对人的个性的捕捉,也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作品中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则给笔下的人物赋予了鲜活灵动的血脉,是这部作品使我们读来兴致盎然的奥妙所在。

李鸣生是国内最早以文学形式书写中国航天历史的作家,20多年来一直坚持航天文学的创作,是我国历次重大航天发射的目击者和采访者,已出版有《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五部航天题材作品。为创作《千古一梦》,李鸣生5年来采访有关领导、专家、航天员及各方人士上百人。他表示,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飞向太空,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中华民族从陆地文明转而开创空间文明的伟大壮举,这一段历史应该有人记录下来留给子孙。作为一名发射场的老兵和写作者,他感到责无旁贷。

与会者对《千古一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作品以深沉的历史感、理性的科学精神和热烈的诗情,铸造了一部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壮伟历程的史诗,充盈着基于人类意识的大胸怀和大境界。作品不仅洋溢着书写的激情,更激荡着作者思考的激情。作品在讴歌伟大的航天精神的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对历史和对民族命运深刻而富于理性的思考。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学性交相辉映,既有纪实文体的平实客观,又有小说叙事的摇曳多姿。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主持了研讨会。江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朱法元、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徐建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姜钦云、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大旗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颜建国以及范咏戈、王必胜、韩瑞亭、傅溪鹏、何向阳、牛玉秋、贺绍俊、白烨、王干、王久辛、李建军、韩小蕙、胡殷红、李朝全、李东华、傅逸尘、李亚平、汤奋、严刚、于丹等50余人参加了研讨。

猜你喜欢

向太空一梦中国作协
飞向太空
凡尘多少事,都付一梦中
齐白石画螃蟹
一梦芳菲
奔向太空
City of Dreams
奔向太空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及省上领导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何建明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