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成绩差,毕业当年禁考大学
2009-06-02
本报特约记者 蔡 菲
近几年来,岛内高中生低分上大学的记录屡屡被打破,高中生素质下滑成为各界普遍担忧的问题,目前台教育部门正着手规划新的措施提高学生素质,成绩太差的高中生毕业当年不能考大学。一些高中校长和老师对这项改革表示肯定,认为将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素质,但也有学生家长批评这项规划“太离谱”,质疑各校成绩标准不一,很不公平。
据台湾《自由时报》1日报道,依照目前规定,台湾高中生只要修满160个学分、每学年学业总平均成绩及格,以及未被记满三次大过,就可拿到毕业证书,即使无法毕业也能拿到修业证明书,仍拥有报考大学的资格。由于岛内大学数量繁多,一些“大学指考”(类似于大陆的高考,编者注)成绩个位数的学生也能顺利考入大学。为了避免“7分成绩上大学”的情况重演,台“教育部”决定对学习太差的高中生“开铡”,拟通过修法规定在现行毕业证书和修业证明书外,新增“成绩证明书”一级,只要不符合“修完160个毕业应修学分,且每学年学业总平均成绩及格”的毕业条件,就只能拿到“成绩证明书”,且当年将不能报考大学。
据悉,这项预计在6月底公布的新法还将新增“毕业条件”,若语文、英语和数学三科的必修学分有一半以上未及格,高中生将不能毕业。这将影响到岛内所有高中生,特别是冲击到语、数、英三门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以往高中生部分科目补考不及格可在暑假重修的规定,台“教育部”将以行政命令要求全省高中从今年9月新学年起,若有学生科目不及格且补考仍未通过,将不能在暑假重修,必须重读该科目。另外,草案还明订,补考不及格学分数将计入学年成绩,一旦学年学分数一半不及格就必须重读一年。
近年来,“7分就能上大学”已不再是什么奇闻轶事,这一现象引发了岛内舆论对当前高中生素质低下的担忧和质疑。为普遍提升高中生的素质,“行政院长”刘兆玄上任后一度提出高中毕业会考的构想,“教育部”又着手修改“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查办法”,拟大幅增加高中生毕业的难度。台教育部门官员表示,“现在高中生只要成绩勉强混过,就算没拿到毕业证书也能上大学,太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