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指导要实现“六个转变”

2009-06-02鲁江旭陈礼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社会化校企合作

鲁江旭 陈礼富 张 健

摘要: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实现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变;群体指导向个性化指导的转变;讲授指导向实练的转变;社会适应学校向学校适应社会的转变;校企合作向多样化、多元化的转变;职业指导向社会化的转变。只有这样,职业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毕业生集中就业的珠三角,企业用人机会大幅度降低,就业形势极为严峻。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职业指导工作是安于现状,还是有所创新?是固步自封还是有所突破?如何才能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实现如下几个转变:

一、 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变

目前,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两个层次的就业指导方式。其一,“职介式”。一般的工作内容是:毕业生各类数据统计和上报,就业协议审核,发放报到证和改派,办理暂缓就业手续,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等,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严格来讲,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应是行政管理的职能行为,属于事务性工作,是一种低起点、浅层次的“职介”工作。其二,“传授式”。泛泛地讲讲就业形势与政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或其它高校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授一些求职技巧和创业常识,要求学生调整心态,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等,这样的就业指导只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行为,不可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个性、职业兴趣、个人素质与技能,有区别地加以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也不可能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那么,就业指导的方式如何才能从“职介式”“传授式”的窠臼中脱离出来,完成其质的蜕变呢?这就需要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变。职业指导是“以被指导者的学历、体力、人格、工作经历、职业意愿与不同职业对劳动者的不同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规划发展意识,并为其准备就业、选择职业以及在职业中如何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为被指导者提出职业发展方向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或更加胜任的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位与发展的活动。”依据上述概念,笔者的认识是,职业指导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内涵应包括:1.就业指导:服务对象为在校生(校园人),指导内容为职业规划、求职技巧、政策法规等;2.职业培训:服务对象为校园人,培训内容为各类专业的技术、技能的学历教育;3.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对象为校园人,培训内容为与各类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4.职业咨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指导,其最终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使学生能正确认知自我,明确职业定位,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找到与自己个性、职业兴趣相匹配的工作,发掘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简言之,就是从就业指导转变为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作为高职院校,其教育方针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的过程就是职业指导的过程。因此,学校所有工作的实质就是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寓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做到“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

二、实现从群体指导向个性化指导的转变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教学中,大合堂上课泛泛而讲,不具有针对性,效果不尽人意,因为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他们的能力、兴趣、职业需要、职业动机和态度、职业心理和成熟度各不相同。因此,根据每一个个体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内容有:1.个体咨询。指“一对一”的人性化指导,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职业适应范围,为其正确选择职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掌握心理调整方法,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冲突,走出择业心理误区,以健康的心理参与择业活动。2.团体咨询。指为一小群或一小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按问题的性质分门别类共同讨论,训练、解决心理卫生和心理障碍问题。3.人才(素质)测评。主要运用一些标准化的测评工具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气质、性格、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帮助学生确定末来的职业方向,使学生与职业之间相互匹配。

三、实现从讲授指导向实练指导的转变

一直以来,就业指导课是以理论为主还是以实练为主,颇有争议。笔者认为,理论是基础,实练是提高,理论与实练应科学合理地结合。就业指导课应在遵循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练教学的比重。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新制订的就业指导课大纲教学时数为38课时,实练性教学安排了14课时,占总课时的1/3以上。实练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方式有:1.体验式教学。如组织学生观看招聘现场录像、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如模拟招聘,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应聘者与招聘者的角色,使学生进行情境式体验,之后对其结果进行讲评,及时纠正不足。2.案例教学。就业指导教研室将近几年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事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编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对于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进行热烈的讨论,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很好。案例讨论激发了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和相互沟通的能力。除了课时以内的实练教学外,在课外时间我们也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例如邀请企业家来校讲座,请校友回校作“创业经验报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创业策划大赛”,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超过了理论教学时数,促进和激发了学生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实现专业设置从社会适应学校向学校适应社会的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以前的“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一所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合理与否与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合理地设置当地经济急需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所在的广州市花都区,近几年来,花都的汽车、皮革皮具、金银珠宝三大支柱产业带动花都的经济增长。新白云机场的启用又带动和聚集了空港物流、房地产、酒楼、旅游、商贸和体育等企业在花都安家落户。空港经济已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人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因此,学院抓住这个契机,围绕三大支柱产业、空港经济设置了专业特色明显,人才市场急需,为当地经济服务的专业,先后设置了物流管理、皮具艺术设计、汽车电子技术、连锁经营、旅游与酒店管理等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每年招生时,报读者众多,生源充足。已毕业的学生百分之百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尚末毕业的如“连锁经营”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一入学就被企业以“订单培养”的方式 “订购”一空,就业前景令人振奋。

五、实现校企合作从传统模式向多样化多元化的转变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要并按照企业和学校的安排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培训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促进校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企业的合作就无法彰显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的特色,课程建设更是空谈。在以往,校企合作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企业始终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这样合作的成效可想而知。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应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行业特点、用人机制、用人的需求方式,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在商谈协议时,如没有大的原则性分歧,能变通的则变通,能让步的就让步,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总体上达到共识。如广州盛华信息咨询公司与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多年的合作伙伴。2006年,经协商双方共同开设“定向培养”班,但该公司提出的条件是:1.在2006级新生中、大二学生中各招100人进行定向培养;2.专业不限;3.校方不能指定学生,由企业挑选后组班。这似乎不符合常规的定向培养模式,但学校还是积极地配合企业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作。2007年,汇丰银行信息处理公司提出,今后凡实习的学生英语必须过四级,英语和粤语听力、口语必须标准,否则不再接受学校的实习生。学院立刻组织了100多人的英语、粤语听力口语强化班,使学生全部达到了该公司的要求,2008年1月顺利地走向了实习岗位。学院与广州国光电器公司商议“定向培养”时,该公司急需电子人才,建议实习期提前半年。为此,学院电子系重新调整了教学大纲,压缩了部分课程,实施“2+1”的教学模式,两年后学生即可顶岗实习。

六、实现职业指导从以学校为主向社会化的转变

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 “职业指导社会化”应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职业指导工作”。其主体包括: 1.企业;2.各级政府及其人才服务机构;3.各类事业单位;4.社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行业协会:6.家长与亲友;7.校友;8.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国际劳务组织。职业指导的社会化是一个新的理念,还没有成熟的事例和经验可循。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1.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到学校参观指导,争取政府在政策、法规、经济方面的支持。2.与花都区人才市场联网,学生可直接在网上了解招聘信息,报名和填写简历。3.花都电视台“今日花都”栏目经常播放就业方面的信息。4.广州市计算机研究中心的下属企业注入资金和附送设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发各种软件。5.与深圳汉码软件公司共同研发“就业平台”,学校与用人单位实现网上招聘、视频招聘、网上投放和筛选简历,共同制作就业指导课教学课件。6.与中国移动花都分公司建立了GPRS网络,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查看学院最新招聘就业信息。7.与花都的“皮革商会” “空港物流协会” “交通运输协会” “珠宝商会” “工商联合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职业指导社会化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在摸索中,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而上升至理论研究。

(鲁江旭系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陈礼富系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健系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赵北平.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平,赵宝新.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鲁江旭.试论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在全员化职业指导中的作用[J].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刊,2008(1).

[4]田光哲,李泽伟.创业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社会化校企合作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