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2009-06-02樊志民段鹏飞

文学界·人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

樊志民 段鹏飞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了解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以探寻我国发展西部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西部发展;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90-03

作者: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杨凌,712100/段鹏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建部讲师,博士;陕西,西安,710061。

在国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之后,农业产业化就不断地发展,党中央对这种经营方式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曾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2007年1月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再次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强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为此,我国西部地区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

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原则,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化经营,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继家庭承包经营以后的又一重大创新。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二是要实行经营一体化;三是要培植主导产业。并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建立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一体化经营的强劲发展;四是形成一种利益互补机制,使农民真正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好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其最基本的特征有六个方面。具体而言:

1、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技术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优质化为方向,准确把握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诸种因素,侧重解决质量问题,在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上。技术都要达到标准化。

2、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服务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而且还能够组织有关科技机构,对共同体内各个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全程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

3、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生产专业化。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使每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以商品品牌形式进入市场。

4、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布局区域化。每个支柱产业或生产系列,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设立专业化小区,按小区进行资源要素配置,安排商品生产基地布局,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

5、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经营一体化。各有关环节联结成一个严密的有组织的产业链,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6、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管理企业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联结方式,构成一体化的联合体,采取合同契约制度、参股分红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互补互利,自负盈亏,讲求效益,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尤其是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以法人身份出现,带动农业产业经营企业化。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

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农业农村工作中带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持续提高农业竞争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生产方式来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农业规模效益的新途径,它对创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下,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西部一大批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是在产业政策上对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城乡分治模式的突破,并进而有效促进西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调整农业经营体制、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制度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把握市场、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非常适合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层面的结构调整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我国西部千家万户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新阶段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深层次问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全面提高我国西部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进入新阶段,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竞争。当今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单一农业生产层次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整个农业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竞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造就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也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耕地状况差异大,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是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营的基本特点。实现农业现代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各设施和管理方式等改造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立足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依靠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升级。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载体。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集约化经营。是适合我国西部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形式。是在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的应对措施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为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以乡镇企业为联结点,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小城镇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各地在农产品资源、劳动力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城乡统筹。在城镇体系及产业布局上,应统筹考虑农产品生产基地、小城镇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理布局,注意把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城市加工企业配置到农村城镇。应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下乡,农村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城。并在土地、工商、税收、金融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由于农民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在与大公司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和被动的地位,其权益难以保护。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无论从经营管理和协调对话方面,都难以直接应对每个企业和市场,也使得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规模很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要在农户和企业及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同业联合体等,或通过经纪人和能人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创建专业服务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动“公司+农户”的模式逐步向“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过渡,并提倡农民合作组织自身创办龙头企业,让农民组织与经济实体有机融合,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连接载体。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建立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等机制。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办法,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实施农业标准化

农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其转换的方向正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而这种转换,首先需要的就是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收的余地很小,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实施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培育优质高效名牌农产品,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户、龙头企业等都是行为主体,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则是服务主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为主体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的指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和办法,适应发展新要求,创新引导方式,从规划、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环境吸、政策扶、宣传促、金融配等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经济无国界,在农业面临国际农产品竞争的新形式下,走农业产业化路子,也是我国西部农业、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青海省新增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