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伦理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考

2009-05-31李水洋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7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发展

李水洋

摘要:发展的公正性虽然立足于现实不公正的基础上,然而却必然向着公正的方向前进。因为这符合社会的人本价值需求,符合公民的基本利益。

关键词:发展;公正性;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F0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19-03

1发展的公正性分析

发展观应当以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思考,才具有更大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走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的老路。发展是一个社会普遍性的行为模式,必须符合全体公民的伦理欲求,为全体公民服务,现实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同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普遍公正性发展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公正开始,产生与发展相关的不公正问题,比如教育公正问题、医疗公正问题以及公民权利的公正问题等等,公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公平的主体来看,公平可以为人类公平,民族之间的公平,群体之间的公平,个人之间的公平等。(1)这给人们带来这样的思考: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实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发展,取得发展的成果,这种发展及其发展的成果不可能不受到不公正的现实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是发展的不协调,带来发展的停止,甚至发展的后退,不公平的发展现实是发展伦理研究的立足点,这种现实的东西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它要向未来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公正的现实同样有一个未来的结局,这种结局不可能是人们思维的方向的一厢情愿,即现实发展的不公正就是产生未来发展的不公正以及发展成果的不公正分配,因为对未来发展的绝对性预测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绝对不公正发展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居然存在不公正的现实,它至少存在以下三种发展的可能,即不公正发展,较公正的发展,以及普遍公正的发展。不管是何种结局,从不公正的现实推导出不公正的结局却是不全面的,武断的,不符合思维的全面性逻辑推理,不管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人自身的发展都是由人以及人相关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推动的,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各类发展动力。当发展的成果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时候,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的意义,继续着发展的脚步;当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少部分人的幸福和大部分人的贫困时,特别是当社会因此而产生仇富心理,带来贫富两阶层的对抗时,我们就会思考这个问题,并找出解决危机的办法,履行这一任务的就是我们的上层建筑——政府的任务。政府及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执行着国家的意志,倾听公民的声音,它要解决的就是当前社会存在的单凭个人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它是具有刚性的权力的实体,并以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公正是等利(害)交换的善行,(2)发展的不公正性现象威胁着经济稳定,政治安全,给社会带来矛盾以及矛盾激化的时候,这就给政府及其相关组织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在这种关头,发展的不公正性必然要得到制止,较为公正地分配发展和发展成果,带领公民重新走上安全和稳定的发展道路。

当然,不公正的发展到公正的发展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思维的变化过程,这联系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行为变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而困难的系统发展过程,渐进的原因在于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不能够一次性地全面地解决,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精英统治的社会,精英的优先发展并不是不合理的,他们的发展以及成果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发展也不能以消灭精英阶层为代价,而是采取精英帮助弱势,国家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其效果依赖于精英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弱势群体对相关人员及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公平发展的复杂性在于不同区域业已存在的不同的客观发展状况,不公正现象对发展的阻碍,人们对不公正现象的默认等等,公正发展的困难首先是经济公正发展看困难,这一可能最明显之处是经济水平的差异,这是构成实现经济公正发展的拦路虎。

2发展的公正性对缩小贫富差距的意义

(1)贫穷对发展的欲求,以发展的视野分析贫富差距的产生的原因,这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合理的,有利于贫富差距的解决,意味着发展要解决贫困问题以及贫富差距问题的任务,是研究发展伦理的现实意义之一,发展必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然而发展却否认只是因为贫困才需要发展,同时又不否认富裕了仍然需要发展。贫困对发展的渴望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动力,没有人本能地喜欢衣衫褴楼,食不果腹,“民以食为天”的概念是在物质财富缺乏的状态下的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因为不食则饥。其实动物也以食为天,这属于一种本能。人类这种社会性和智慧性的动物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因而“民以食为天”也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有饭吃有衣穿不能说是富裕,解决了这个问题却仍然处于贫困之中,因此“民以食为天”虽然满足了人的某一方面的自然需求,却没有满足人的文明发展的所有欲求。从更深层次分析,只满足于“食”的要求而不想明天或将来的生活如何,只满足于现实的吃,那么将来可能还会挨饿的,另外,如果只想到生存的欲求而缺乏对教育、科技等知识的充实,即缺乏对追求幸福的科学的态度,即使富裕了,那么只满足于自然欲望的财富则可能很快被挥霍一空,又可能从饱返回到饿的状态。这似乎陷入总是走不出“贫穷一发展一贫穷”的怪圈。这种贫穷对发展的欲求,不能否认有人会这样理解贫穷和发展的关系:贫穷需要发展,只有贫穷才需要发展;对富裕的态度那就是富裕就需要享受发展,甚至问富裕了为什么不能发展或停止发展?贫穷是发展的原因,发展才能解决贫穷;发展才能解决贫穷问题,才能走向富裕,然而富裕了停止发展就意味着创造财富的停止,是从富裕走向贫穷的开始。因而贫穷不能对发展的欲求不能停留在某一阶段的贫困问题的解决以及某一方面的发展的完结,这种片面的贫困和发展的关系是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从富裕走向贫穷的原因。贫穷具有对发展的问题的渴望,然而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贫困必然走向绝对的发展,虽然贫困具有对发展的依赖,发展则不一定完全不保持与贫困的相当的距离和数量的差别,因为发展包含着富裕的成分,富裕和贫困是矛盾的,对立的,二者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从这一点分析,富裕对贫困存在一种排斥力,可能会拉大二者的距离。贫困需要自身走向富裕的动力,是贫困发展的一个方向。

(2)发展过程中贫困产生的原因,分析发展的实然性指明了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受个人意识的支配,这种实然性特点给人的思想注入了乐观的态度,因为发展是必然的,这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发展的必然性却受到时间和环境的依赖,这一特点可以从发展时间的快慢以及环境的好坏体现出来。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只包括充分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更包括良好的人文道德素质;不利的发展环境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劣的人文素质,公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人本需求自然资源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