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新探
2009-05-31刘奕
刘 奕
【摘要】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工具性公共基础课,但其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与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新探
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中,应用写作能力作为高职生一项必备的职业技能,备受关注。许多教师对应用写作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很多的探究与改革,但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效果一直无法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上看,应用写作课程受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专业课。从主观上看,应用写作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可从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入手,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一、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院校教学中主要用于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但笔者认为,此法同样可借鉴运用到应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应用写作是以应用文文体及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文写作规律,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因此,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若干文体构成的,若干文体又可以确定为若干类课题,一个个课题就如同一个个工程项目,写成的文章就是完成的项目成果。另一方面,应用文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与实用性。项目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引导学习者在探索和反思中获得完成相关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其核心在于使研究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
二、 情境教学法
由于应用写作课所教的文种有许多是工作以后才用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创设具体的职场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模拟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写作。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创设应用写作模拟实验课堂。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协调配合,给定系列材料信息做市场模拟调查、经济活动分析、经济预测、可行性研究、发布招投标信息、签订经济合同等。教师讲完了其程序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材料给出项目信息分析入手到最后完成合同签订,按照文种间的逻辑顺序从前往后,进行流水线作业,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立体地把一整套工序完成,变抽象的理论学习为具体的技能操作,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需求。从实验结果看,模拟课堂不仅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例如,在教授《竞聘词》一节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定这样一个情境:某建筑设计公司将在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中招聘一位设计总监,并将创设一个平台,让自荐的员工进行一个竞聘演说。你是一名颇有先进设计理念和一定管理能力,并有五年工作经验的优秀员工,你很想把握住这次机会,你该怎么做?你打算怎么写竞聘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转换角色,以一名竞聘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展示成果的环节,教师进一步将全班同学分角色,有竞聘者、领导、公司普通员工等。在一场模拟职场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竞聘词的写作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兴奋,觉得有意思,有趣味,寓教于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 案例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深入到社会和企业中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编成案例。在进行某一文种的写作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再现应用写作的仿真环境,让学生结合课程的内容和要求,阅读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得到这一文种的写作的要领,并组织课堂讨论,将大家的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案例通常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答案要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教师不再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只是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案例和进行讨论,并在最后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做出必要的小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争辩,生动活泼,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教师把书本的理论和方法同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有效地锻炼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求职信》一节时,在导入阶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职场情境,然后直接给出几篇优秀的案例,在老师未作任何讲解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的分析,并在讨论中提取主要观点,获取写作求职信的要领及方法。学生经过案例分析和总结,能得到求职信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并能写出水平较高的求职信。最后,学生代表总结写作经验,在学生的总结中包含了求职信的写作特点、写作步骤及方法等。通过一节课,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掌握了求职信的写作方法,尽管教师只在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但是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 实践活动教学法
知识来源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安排教学活动,把模式化、单一化变成生动创新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课堂理论中的行政公文格式教学,纯粹的理论讲授是枯糙乏味的,教师这时候可以结合示例进行,找来文体的实文或安排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格式要素安排。同时,我们也可以安排文书工作的现场模拟操作,让学生直接在多媒体中进行文体文书的制作,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将大大地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写”是应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系统的安排训练内容,以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训练为手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文体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写作训练同阅读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从基础抓起,增加多种多样的写作实践活动,例如安排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文章或者去评点现实生活中的行政公文,让学生融入社会,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写作,如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学生深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直接或间接的材料并进行分析、取舍、组织语言、安排结构、修改润色,独立自主地完成整个写作程序。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
应用写作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写出生活、工作中常用的规范应用文。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将便于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研究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实际锻炼,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无定法,只有将教学内容融人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燕.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尝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往会科学版),2006(3)
[2]余敏.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之管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3]曹高菲.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9)
[4]王培红.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低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6)
[5]曹丽萍.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J].素质教育论坛,2008(5)
【作者简介】 刘奕(1977-),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