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农家”:农村小康新路
2009-05-31陈正府
2001年,发轫于余庆县的“四在农家”活动,引领了遵义市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气象,并成为推进全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一条新路子和新经验。
理性地看,“四在农家”符合中央关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执政新理念。特别是对于贵州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的西南省份,如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在农家”是如何发起的?其现实意义是什么?经验有哪些?本刊2005年第4期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和策划。
在本专题策划中,本刊记者通过对遵义市市委书记傅传耀、余庆县委班子的专访,并配以专家的言论解读和点评。同时,还深入遵义市对“四在农家”的创建现场活动进行了采访。
其中,《遵义农村的小康新路》一文主要通过对傅传耀的调研报告进行摘编。对“四在农家”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并在许多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深刻原因进行了剖析;言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贵探索》指出“四在农家”为探索贵州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对“四在农家”活动今后怎么走提供了建设陛的思考。
“四在农家”现象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热烈讨论,各家见仁见智。在《对“四在农家”的理性思考》一文中,遵义市委讲师团团长、市社科联主席李学东认为:“‘四在农家是中国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迁和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符合历史规律的进步运动”。
现场与故事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对于“四在农家”在遵义引起的农村深刻变革,本刊记者以《未来不是梦——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见闻》一文对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的今昔比照、湄潭县湄江镇兰江村打出兰江蔬菜品牌、遵义县三合镇良村组“美化村庄也美化了生活”进行了详细报道,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增长了智慧,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广大农民的生存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让文明步入更多山乡,引领农民创造文明、享受文明,这是“四在农家”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和形成的社会效应。专题中《让文明步入更多山乡》一文描绘了“四在农家活动”使文明进山乡,山乡大变样,农民积极追求现代文明,先进文化,让农村更加殷实、文明、和谐的一幅新景象。
为呈现出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中的新亮点和新典型,本专题最后以《赤水:创建活动有特色》、《仁怀:因地制宜抓创建》、《习水:培养“四人”促创建》、《绥阳:产业与创建活动结合》为案例,以点带面,为全面反映遵义市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作了—个生动的再现。
本专题引起了热烈反响,读者纷纷来信认为“为新时期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组好报道和好题材,充分发挥了党刊的主流阵地和舆论引导力”,并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媒体持续关注。此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纷纷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阅读了这些相关报道后作出批示:“四在农家”活动是建设新农村很好的载体。
(执笔陈正府)